突然大口呕鲜血这是怎么了中心医院多学科
突然呕血
到底是谁惹的祸
家住义乌的杨先生近日突然呕血,颜色鲜红还伴有血块,仔细看了一下,呕吐物里还有胃里没消化完的食物。
看着地上一摊的血,从来没有经历过呕血的杨先生跟家里人慌了神,医院就诊。
急诊科初步诊断为上消化道出血,原因待查。经对症治疗后转到了消化内科。
经消化内科确诊,杨先生患有: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肝炎后肝硬化、肝功能失代偿期、胃窦炎、十二指肠炎、肝囊肿、肾囊肿、胆囊结石。
通过补液、制酸、止血等一系列治疗,和护理人员的精心护理,杨先生的出血症状很快得到了缓解,但再次出血的风险依然很大。
出血易反复
有效处理是关键
医生告诉杨先生,很大一部分上消化道出血是由食道胃底静脉曲张引起,这是门静脉高压造成的,是终末期肝病(ESLD)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首次出血后死亡率30%!尤其在最初的48~72小时内再出血风险最高,6周内再出血率为32~84%,死亡率平均为46%。
约一半的肝硬化伴食管静脉曲张患者,都会出现静脉曲张破裂,其中三分之一的病例会死于消化道出血,所以如何有效止血,并防止再次出血是问题关键。
消化内科主任单国栋带领团队术前查房
术前准备
发现棘手问题
为预防杨先生再次出现消化道出血,消化内科主任单国栋、副主任吴深宝与团队仔细分析病情后,准备为杨先生进行内镜手术。
内镜下治疗肝硬化引起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具有安全性高、止血效果肯定、再出血发生率低、并发症少等诸多优点,同时治疗后可能不会明显加重门静脉高压,并能改善回肝血流,且对于门静脉的属支均无明显影响。不但疗效可靠,而且创伤小。
但在术前门静脉CT造影中,单国栋主任发现了一个异常情况:
由于门静脉高压,杨先生胃底新增出异常胃肾分流支,血管管径达到了1.5厘米,血液可通过分流支由胃直通肾脏。而内镜下治疗的方法,需要通过内镜进入患者胃底注射硬化剂、组织胶进行止血,如果硬化剂进入异常胃肾分支,极易引起异位栓塞。硬化剂会通过肾脏进入下腔静脉,进入心脏,进入肺动脉,引起肺栓塞,可引发患者瞬间窒息死亡,后果将不堪设想。
多科协作
创新解决大问题
这可怎么办?
为确保患者安全和医疗质量,单国栋主任组织了多学科讨论(MDT),决定与放射科、血管外科、介入科等多学科协作,在介入手术下,先将异常血液分支封堵,在确保硬化剂不会流入肾脏的基础上,再开展止血手术。
据悉,此类手术在义乌尚属首次,但单国栋主任在浙大一院已经主持多例,拥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手术当天,在放射科张景峰主任(浙大一院派驻)、血管外科毛樟林副主任的协助下,介入科王兴清主任经患者股静脉穿刺,通过介入手术将球囊置入异常胃肾分流静脉,并充盈球囊,成功完成封堵,给接下来手术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随后,单国栋主任利用胃镜进入患者胃腔,在胃镜室胡月兰主管护师等人协助下,应用“三明治”夹心注射术,以硬化剂为主,组织胶为辅,分三点注射,分别阻断了曲张静脉来源支和出口支。
术后再次造影,异常血管未显示,手术顺利完成。
单国栋主任团队为患者进行内镜下治疗
肝硬化了
自己竟然不知道
单国栋主任介绍:
肝硬化是临床常见的慢性进行性肝病,由一种或多种病因长期或反复作用形成的弥漫性肝损害。大多数肝病平时没有任何症状,无法引起患者的重视;有的人突然发生大呕血,到医院急诊才知道是肝硬化引起的;不少病人是被偶然身体检查发现的。杨先生就是这样的情况,在此次呕血症状出现之前,他根本不知道自己的肝功能已经差到引起肝硬化了。
早期防范
日常体检很重要
单国栋主任提醒:
生活压力大,工作节奏快,饮食习惯改变、吸烟喝酒、生活不规律、缺乏锻炼等原因使我国越来越多的人处于亚健康状态,酒精肝、脂肪肝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严重者也会造成肝硬化、肝衰竭、肝癌,而这两种肝脏疾病却很少引起患者及家属的重视。定期体检有助于及时发现这种潜在的疾病,做到早期防范。
在常规健康体检的项目基础上,有肝脏隐患的人群应每3-6个月定期检查肝功、血常规、甲胎蛋白(AFP)和腹部B超,此外,对于以下情况的肝病患者,还需要加测对应项目:
1)酒精肝、脂肪肝的患者,检测肝脏硬度及脂肪定量、血糖、血脂、肾功和血压等;近年来有一些新的标志物如血清CK18(m30/m65)作为脂肪肝的辅助诊断和评估指标;
2)慢乙肝感染者,应该加测乙肝表面抗原定量,乙肝病毒DNA。此外,若年龄超过40岁的男性、尤其有肝癌家族史的,应注意加强对肝癌的定期筛查;
3)肝纤维化或肝硬化患者,检测肝纤四项、肝脏弹性;如果已发展至肝硬化,应半年至一年检测胃镜,必要时行肝脏磁共振(MRI)、CT检查;
4)肝癌患者,需要CT或者MRI增强扫描。近年来GP73等新型标志物也可作为肝癌早期预警指标之一。
5)自身免疫性肝病或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等患者,应加测免疫球蛋白分类等。
医院
消化内科专家
单国栋
医院
副院长(浙大一院派驻)
消化内科主任
内镜中心主任
博士
浙江省消化内镜学会青委会副主任委员
浙江省ERCP学组成员
从事消化内科10余年,对消化内科常见病及疑难危重疾病的诊治有较高的水准,尤其擅长于各种消化内镜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主持和主参多项省部级课题,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其中SCI收入5篇。
坐诊时间:每周四下午半天
黎红光
医院
消化内科
执行主任
主任医师
浙江省医学会消化分会常务委员
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浙江省医学会消化分会食管胃静脉曲张学组副组长
从事消化内科工作30年,擅长消化系统疑难杂症的诊治,尤其是早期胃肠癌内镜下诊治及肝胆胰疾病诊断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精于胃镜、肠镜、ERCP及超声内镜检查及治疗,擅长胃肿瘤内镜下切除、上下消化道支架置入及食管胃静脉曲张等大出血内镜下治疗。
坐诊时间:每周一全天
应光荣
医院
消化内镜中心
执行主任
主任医师
年毕业于浙江省医科大学医学系从事消化专业20余年,擅长肝、胆、胃肠、胰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对一些疑难病和重症疾病有独特的诊治方法;能熟练应用内镜进行胃肠疾病的检查和治疗,如胆总管结石乳头切开后取石,食道、胆道支架放置,消化道出血的急诊内镜下止血。
坐诊时间:每周五全天
吴深宝
医院
消化内科副主任
主任医师
浙江省中西医结合消化分会青年委员
擅长对消化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擅长肝硬化食道曲张静脉套扎或硬化剂注射治疗、胃镜下组织胶注射、急诊胃镜肠镜下止血治疗、胃肠道粘膜下肿瘤的超声内镜检查和胃肠早癌、息肉的诊断和治疗。
坐诊时间:每周六上午半天
医院
消化内科团队
消化内科团队
内镜中心团队
消化内科是院重点学科。设有消化病区、消化内镜中心、消化实验室,专业理论扎实,临床经验丰富,技术力量雄厚。承担着本市消化系统防治、科研和教学任务。技术力量雄厚,科研设备先进,综合实力居省内领先水平,具有鲜明的临床特色。
1.人员结构:医护人员40多人,其中主任医师6名,副主任医师4名,主治、住院医师10人,副主任护师1人,主管护师10人,护师及护士30人。
2.学术地位:医院消化内科学术地位不断提高现已广泛开展消化道内窥镜的检查诊断治疗等项目在消化系疾病镜下治疗及介入治疗方面表现出明显特色特别是上消化道大出血的镜下止血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内镜下诊治达国内先进水平,早期胃肠癌及粘膜下肿瘤内镜下诊断及ESD等治疗,急诊内镜下食道胃内异物的取出术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及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术(ERCP+EST)食管狭窄扩张及支架置入术均达省内选进水平。
3.医疗范围:各种消化道疾病、肝胆胰等消化腺疾病的诊治;消化系肿瘤的诊断及内镜介入治疗等;早期癌及癌前病变的内镜诊断和EMR、ESD等内镜肿瘤切除治疗;黏膜下肿瘤的超声内镜检查及内镜下治疗;胆胰疾病的十二指肠镜检查(ERCP)及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内镜下治疗,内镜下静脉曲张套扎术、硬化剂及组织胶注射术;内镜下息肉切除、无痛内镜检查等。
4.医疗特长:学科在胃肠疾病和肝胆胰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面具有明显的特色。
5.科研成果:浙江省科技厅公益基金资助项目一项;义乌市公益基金项目资助1项;完成温州医科大学的教学课题1项,获批国家级继教项目1项。共发表SCI论文1篇,1级期刊论文3篇.2级期刊论文30余篇;获金华市科学技术奖三等奖一项,义乌市科学技术奖三等奖1项。
6、教学成果:承担温州医科大学13级临床专业本科生内科学消化道疾病课程授课,见习带教课已完成。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带教20余人次,临床实习生进修生20余人次。
编辑:郝雅静
主编:骆群英
赞赏
长按白癜风克星北京中科医院坑
转载注明:
http://www.hweas.com/jbms/8900.html
- 上一篇文章: 佳节又是一年中秋节怎样吃月饼才不会胖
- 下一篇文章: 七十二绝针,配图,一目了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