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十二指肠炎 > 疾病描述 > > 正文 >

夏季肠胃疾病高发,做好预防是关键

白癜风患者皮肤大阅兵 https://m.39.net/pf/a_5779564.html

炎炎夏日,一杯冰凉的饮品总能带给我们丝丝凉意。但对于肠胃不好的人来说,要尤其注意饮品的选择,夏季肠胃病高发,做好预防最关键!

夏天导致肠胃疾病高发的原因

1.夏季高温,食物易腐败,尤其是肉类和水产品。

2.大部分人群由于使用空调造成室内外温差较大,易感冒。

3.高温环境下人体胃肠道消化功能减弱。

4.饮食卫生不达标,包括饮食环境、餐具等。

胃肠道疾病症状有哪些

1.恶心、呕吐:患者恶心呕吐症状明显,进食数小时后发病,呕吐物多为进食之物,再次进食水后加重。

2.腹泻:常先吐后泻,轻重不一,几次致十几次,多为稀便、水样便或粘液便,少数患者可便中带血。

3.腹痛:脐周部位为主,多为阵发性绞痛,排便后可略缓解。

4.发热:大多在37.5-38.5摄氏度之间,少数患者可出现高热。

5.头痛:部分患者可出现头痛,多为胀痛或神经性跳痛,亦可出现眼眶压痛。

6.黄疸:进食不洁水和食物,尤其是不新鲜的水产品,引起急性的肝脏病变,出现皮肤及巩膜的黄染。

7.其他:少数患者会出现心悸、食欲不佳、精神不振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全身中毒症状。

如何预防

调饮食,防暑湿

“暑”为夏季之主气,为火热所化,独发于夏季。“湿”为长夏之主气,尤其在南方,天气炎热又多雨,湿邪重浊黏腻,容易伤害脾胃功能。因此,宜多吃清热利湿的之物,如冬瓜、丝瓜、薏苡仁、赤小豆。夏季出汗多,易耗伤津液,需适当吃酸甘食物,如番茄、柠檬、草莓、乌梅、葡萄之类,酸味能敛汗、止泻、养阴,可预防流汗过多而耗气伤阴,又能生津解渴,健胃消食。

勿贪凉,护脾胃

我们的胃肠道最怕寒冷。长时间在空调房内或开着空调睡觉,很容易体表受凉,吸入凉空气也会导致腹泻腹痛现象。所以夏季空调温度不要太低,睡觉时尽量关闭空调,尤其要注意腹部、脚底和臀部的保暖,不随意坐在冰凉的地面上、不坐冰垫;不要过于贪凉饮冷,不吃生冷、冰镇食品,以免损伤脾胃而发病;在食用海鲜时可加些生姜、紫苏等中和寒性。

讲卫生,防病入

饮食要把好“入口关”,防止病从口入。养成饭前便后及随时洗手的习惯;不吃腐败变质的食物,生吃的蔬菜瓜果一定要清洗干净,可用开水烫洗或者盐搓洗;冰箱存放的食物,要蒸煮、热透后再吃;家庭烹调或凉拌食品时,做到生熟严格分开,防止交叉污染;不喝生水,注意饮用水的卫生,夏季桶装水饮用时间不宜超过一周;餐具要定时煮沸消毒,以防患于未然;尽量避免在路边摊就餐。

调情志,少劳累

情志因素会造成胃肠疾病发生。比如发怒或者情绪抑郁会导致肝气上逆,“肝木克脾土”,脾胃功能受影响,出现胃疼或消化不良等症状。故入夏后,要思绪平静,心气平和,情志愉悦。切勿急躁、激动,控制在烈日下劳作和行走的时间。郁闷、烦躁时,不防听听舒缓的音乐,放松心情,更好地保持心情愉快。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及过度疲劳,中午适当午睡。适当运动,不仅能增强体质,还能加强胃肠运动功能,每顿饭后散步半小时左右,能帮助消化。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夏季常见的胃肠病有细菌性胃肠炎、病毒性胃肠炎、消化性溃疡、食物中毒等,如果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要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依巴特骆驼乳粉对于肠胃不好的人来说,补充优质蛋白质是非常重要的。这款“依巴特明星产品”,在营养成分上,没有任何添加的同时,还大限度地保留了骆驼乳本身所含的蛋白质、钙、维生素等营养物质。不妨试试夏季把奶茶饮料,换成依巴特驼奶,呵护肠胃健康,远离肠胃不适的烦恼~而且依巴特驼奶适合3岁以上的人群饮用,男女老少都能喝,放心安心又营养!

青年喝驼奶

驼奶味甘、性温,其中含有的维生素C以及丰富的蛋白质和不饱和脂肪酸,能够被人体所吸收,而且驼奶中含有的益生菌以及氨基酸也能够调理胃肠。并且驼奶中还有容易吸收的优质蛋白和维生素c、维生素e、维生素A等成分,对皮肤具有多种作用等等。

中老年喝驼奶

骆驼奶含有天然类胰岛素生长因子,乳铁蛋白,免疫球蛋白等特殊的营养因子;体积微小的免疫球蛋白,10倍于牛奶中的铁元素,3倍于牛奶的维生素族群。驼奶同样适于三高人群和糖高人群饮用。

儿童喝驼奶

夏天,很多人因为天热往往没有胃口,特别是儿童,容易厌食,这时,可以多喝点驼奶补充身体所需的营养。夏天人们大量排汗,导致了体内钙的流失,而饮用驼奶是人体增加钙的良好方式。


转载注明: http://www.hweas.com/jbms/16295.html

Copyright 2008-2009 http://www.hwea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十二指肠炎 版权所有

>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