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治疗成功案例 http://nb.ifeng.com/a/20171201/6196943_0.shtml阳光讯(孟楠记者张允铎)为强化教师在传染病爆发季节的应急处置能力和实战意识,保障全体师幼的身体健康,西安市浐灞第八幼儿园于2月17日对教职工进行预防诺如病毒专题培训以及开展诺如病毒突发应急演练。演练前,杨医生组织全园教职工参加诺如病毒专题培训。重点学习其发病时的临床症状、传播途径、预防措施,掌握了应急处置流程,部署了诺如病毒应急演练方案。
培训结束后,随即开展诺如病毒突发应急演练活动。
场景一:发现病情
教师正在组织幼儿进行教育教学活动,五名幼儿突发呕吐。
班主任立即通知保健医生,配班教师安抚身体不适幼儿。
保健医到场进行询问,初步判断为诺如病毒感染,立即上报园长并启动突发传染病应急预案。
场景二:疏散幼儿
班级教师组织幼儿有序撤离,保育员开窗通风,保健医将患儿带到隔离室,监测体温及询问其他症状,同时班主任老师立刻电话通知患儿家长及时带幼儿就医。
场景三:处理呕吐物
物品准备:
含氯消毒粉,呕吐物专用清洁工具-毛巾,拖把(桶),水盆,污染物处理包1个。
污染物处理包,包括口罩、一次性手套、隔离衣帽鞋套、清洁吸附干巾、75%酒精湿纸、医疗废物包装袋。
保育老师立即按标准操作穿戴好口罩,手套,防护服,做好个人防护工作。
含氯消毒粉完全将呕吐物覆盖,用抹布等一次性吸水材料完全浸泡在配好的消毒液(有效氯含量mg/L-mg/L)中取出/或用污染物应急处置包里的清洁吸附干巾,完全覆盖呕吐物表面。
使用消毒干巾将污物旋转至吸附干净后,将污浊吸附巾放入原包装袋密封丢入废物袋,用配制好的消毒液(有效氯含量不低于mg/L)或污染物应急处置包中的消毒湿巾对呕吐物污染的地面、桌椅、墙面等进行s型擦拭消毒,消毒作用30分钟后装入密封袋。
操作完毕后,用洗手液加流动水进行手清洁,消毒完成后,依次脱去防护用具,并置于医疗废品收纳袋。
场景四:消毒班级物品及环境
用配制好的消毒液(有效氯含量不低于mg/L)对地面、桌椅、墙面等进行擦拭消毒,消毒作用30分钟后用清水去除消毒液残留。
所有拖把、毛巾都浸泡在配制好的消毒液中(有效氯含量不低于mg/L),作用30分钟后,清水冲洗晾干备用。
及时做好消毒处置记录,对确诊诺如病毒的幼儿实行每日跟踪登记,按幼儿园常规传染病条医院痊愈证明,其他接触人员进行三天健康监测。
诺如病毒是什么?
诺如病毒原名诺瓦克病毒,属于杯状病毒科。该病毒具有潜伏期短、变异快、环境抵抗力强、传播途径多样、感染剂量低的特点,因此很容易在人群间造成传播,是引起急性胃肠炎的最主要病原体。所有人都普遍易感该病毒。
人体感染诺如病毒后产生的免疫保护持续时间短,因此同一个人可重复感染同一毒株或不同型别的诺如病毒。
传播途径有哪些?
接触病毒感染者或间接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体表面(如未做有效防护处理病人的呕吐物或排泄物、与病人分享食物或共用餐具)均有可能感染。
2.经食物、水传播
食用或饮用被病毒污染的食物或水可感染。
3.气溶胶传播
病人的呕吐物、粪便中含有大量病毒,可形成病毒气溶胶传给他人。
诺如病毒的主要症状
诺如病毒感染的潜伏期通常为24~48小时,最短12小时,最长72小时。
诺如病毒胃肠炎一般以轻症为主,最常见症状是呕吐和腹泻,其次为恶心、腹痛、头痛、发热、畏寒和肌肉酸痛等。
成人和儿童诺如病毒急性胃肠炎症状有所区别,儿童以呕吐为主,成人则以腹泻居多。
如何有效预防?
1.勤洗手
要养成勤洗手的习惯,尤其是进食前及如厕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和流动水洗手至少20秒。
2.吃熟食
一定要吃煮熟煮透的食物、要喝温的或凉的开水(不喝生水),避免病从口入。
3.远离呕吐物
一旦有幼儿发生呕吐,其他幼儿应第一时间远离呕吐物及污染物,及时向老师报告,并听从老师的指引进行有序疏散,不要围观。
4.减少聚众
诺如病毒传播速度快、传播途径广,尽量减少聚集性活动,杜绝传染渠道,做好自身防护,如遇疑似症状,立刻就诊,并向单位和社区报备。
应急演练结束后,杨医生对本次演练进行总结,要求全体老师尽职履责,精准掌握应急演练的每一个细节,做到“心中有眼、透视全局”,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科学有序地做好传染病防控工作!
编辑:程珂
转载注明:
http://www.hweas.com/jbms/147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