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十二指肠炎 > 注意事项 > > 正文 >

虹膜经络篇十二经动画图经络者,决生

中医将一天分成十二个时辰,并用十二地支代表。子午流注学说是中医学的主要组成部分,是研究人体气血运行的时刻表。中医认为,自然界与人是统一的整体,自然界的年、季、日、时周期变化,影响着人们的生理、病理相应的周期变化,如人的脉象、春弦、夏洪、秋毛、冬石;人的病情变化多半是早晨轻、中午重、夜晚更重,这些情况和人体气血运行有关,也就是在不同的时辰,气血运行到不同的经络,对人体的生理,病理起到了直接的影响,恰如现代科学提出的生物钟效应相似。子午流注学说认为,人体气血的运行是按照一定的时间循环无端,连成一个大的循环通道,即十二经络的连接顺序为:

其歌诀:

寅时气血注于肺,卯时大肠辰时胃,巳脾午心未小肠,申属膀胱酉肾位,戌时心包亥三焦,子胆丑肝各定位。

了解人体经络-日之中循行运转规律,把握生命中的每一刻,从呼吸做起,以经络为据,洞悉太极之理,尊阴阳之纲纪,诸十二经脉者,皆系于生气之原,气者生之本也,时者生之用也!

献上十二时辰和人体经络时表,希望大家都能打开健康之门:

寅时(3点至5点)—肺经旺。寅时睡得熟,色红精气足;

“肺朝百脉。”肝在丑时把血液推陈出新之后,将新鲜血液提供给肺,通过肺送往全身。所以,人在清晨面色红润,精力充沛。寅时,有肺病者反映最为强烈,如剧咳或哮喘而醒。

养生之道:此刻人体需要大量呼吸氧气,进行深呼吸,所以要求较深的睡眠。在这个时候,如果您咳醒的话,最好是喝杯温开水,能够缓解一下,还可以去肺燥。建议饮食多选择:白菜、梨子、豆腐、豆浆、牛奶。

虚症:皮肤免疫力下降,天寒手足冰冷、麻痹、咽喉干、咳嗽等。

实证:呼吸不畅、咽喉异常、胸闷、气喘、扁桃炎、咳嗽、肩背酸痛易患痔疮等。

卯时(5点到7点)—大肠经旺。卯时大肠蠕,排毒渣滓出;“肺与大肠相表里。”肺将充足的新鲜血液布满全身,紧接着促进大肠进入兴奋状态,完成吸收食物中的水分和营养、排出渣滓的过程。清晨起床后最好排大便。

养生之道:赶紧起床,起床后喝杯温开水,然后奔进厕所把一天积攒下来的废物,都排出体外吧!不过上厕所不要太赶,很多老年人中风是因为这样引起的。我们不如休息10-20分钟清醒清醒头脑再去。建议饮食多选择:茄子、菠菜、香蕉、蘑菇、木耳、玉米、扁豆、豌豆等。

虚症:腹痛,腹鸣腹泻、大肠功能减弱、肩膀僵硬、皮肤无光泽、肩酸、喉干、喘息、宿便等。

实症:腹胀、易便秘、易患痔疮、肩背部不适或疼痛、牙疼、皮肤异常、上脘异常等。

辰时(7点到9点)—胃经旺。辰时吃早餐,营养身体安;

人在此时段吃早餐最容易消化,吸收也最好。早餐可安排温和养胃的食品如稀粥、麦片、包点等。过于燥热的食品容易引起胃火盛,出现嘴唇干裂、唇疮等问题。不吃早餐更容易引起多种疾病。

养生之道:此时要吃早餐。如果你不给它东西填饱,它就一直分泌胃酸。饿久了,就会有胃溃疡、胃炎、十二指肠炎、胆囊炎等危险!饭后一小时后按揉胃经可调节胃肠功能。

虚症:消化不良、易胃胀气和食欲不振、颜面浮肿、易打嗝、饭后容易胃痛、腹泻或呕吐。

实症:容易饿、胃弱、关节异常、食欲异常、口干、易便秘。

巳时(9点至11点)—脾经旺。已时脾经旺,造血身体状;“脾主运化,脾统血。”脾是消化、吸收、排泄的总调度,又是人体血液的统领。“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脾的功能好,消化吸收好,血液质量好,所以嘴唇是红润的。唇白标志血气不足,唇暗、唇紫标志寒入脾经。

养生之道:脾胃不和,消化吸收不好,脾虚会导致记忆力下降等。这段时间是我脾经开穴运行的时间,也是护脾最好的时间段,已经要吃中午饭了,有条件的建议在家做饭多选择牛肉、羊肉、猪肉、扁豆、番薯、马铃薯、豆腐、芹菜、玉米、大米等。水果可以选择苹果、橘子、柠檬、柳橙、等。茶水可以选择绿茶、花茶、蜂蜜水等。

虚症:内分泌失调或分泌不足、胃弱、膝异常、易失眠、疲劳、食欲不振、大便异常、腹胀等。

实症:脾胃不和,消化吸收不好、易腹胀气打嗝、头疼、疲倦乏力、膝关节异常、排便异常等。

午时(11点至13点)—心经旺。午时一小憩,安神养精气;“心主神明,开窍于舌,其华在面。”心气推动血液运行,养神、养气、养筋。人在午时能睡片段,对于养心大有好处,中使下午至晚上精力充沛。

未时(13点到15点)—小肠经旺。未时分清浊,饮水能降火;小肠分清浊,把水液归于膀胱,糟粕送入大肠,精华上输于脾。小肠经在未时对人一天的营养进行调整。如小肠有热,人会干咳、排屁。此时多喝水、喝茶有利小肠排素降火。

申时(15点至17点)—膀胱经旺。申时津液足,养阴身体舒;膀胱贮藏水液和津液,水液排出体外,津液循环在体内。若膀胱有热可致膀胱咳,且咳而遗尿。申时人体温较热,阴虚的人最为突出。此时适当的活动有助于体内津液循环,喝滋阴泻火的茶水对阴虚的人最有效。

酉时(17点至19点)—肾经旺。酉时肾藏精,纳华元气清;

“肾藏生殖之精和五脏六腑之精。肾为先天之根。”人体经过申时泻火排毒,肾在酉时进入贮藏精华的阶段。此时不适宜太强的运动量,也不适宜大量喝水。

戌时(19点至21点)—心包经旺。戌时护心脏,减压心舒畅;“心包为心之外膜,附有脉络,气血通行之道。邪不能容,容之心伤。”心包是心的保护组织,又是气血通道。心包经戌时最兴旺,可清除心脏周围外邪,使心脏处于完好状态。此时一定要保持心情舒畅:看书听音乐、或做SPA、跳舞、耍太极……放松心情,释放压力。

亥时(21点到23点)—三焦经旺。亥时百脉通,养身养娇容。三焦是六腑中最大的腑,具有主持诸气,疏通水道的作用。亥时三焦能通百脉。人如果在亥时睡眠,百脉可得到最好的休养生息,对身体对美容十分有益。百岁老人有个共同特点,即在亥时睡觉。现代人如不想此时睡觉,可听音乐、看书、看电视、练瑜伽,但最好不要超过亥时睡觉。

子时(23点至1点)—胆经旺。子时睡得足,黑眼圈不露;中医理论认为;“肝之余气,泄于明胆,聚而成精。”人在子时前入眠,胆方能完成代谢。“胆汁有多清,脑就有多清。”子时前入睡者,晨醒后头脑清晰、气色红润,没有黑眼圈。反之,常于子时内不能入睡者,则气色青白,眼眶昏黑。同时因胆汁排毒代谢不良更容易生成结晶、结石。

丑时(1点至3点)—肝经旺。丑时不睡晚,脸上不长斑;中医理论认为:“肝藏血。”“人卧则血归于肝。”如果丑时不能入睡,肝脏还在输出能量支持人的思维和行动,就无法完成新陈代谢。所以丑时前未能入睡者,面色青灰,情志怠慢而躁,易生肝病,脸色晦暗长斑。

命要活得长,全靠经络养

  说到经络,就要先谈谈《黄帝内经》。因为这本年前的古书,被从古至今的中医奉为圭臬。它里面不仅包括了人体的生理、病理,疾病的诊断、治疗以及防病保健,还涉及天文、地理、哲学,可以说是一部东方的“人体健康圣经”。其实,中国古代并没有明确的分科,所有学问都是互通有无、互为一体的。中医作为与人性命息息相关的一门学科,毫无疑问也融入了哲学、天文、地理等各方面的精华。首先,从哲学上说,中医把人本身看做一个整体,而不是单个的大脑、心脏、肾……,中医认为是经络联系了全身,从而体现了东方哲学里常说的整体观;中医认为疾病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不同阶段要用不同方法治疗,这则符合现在的发展论;而中医涉及的具体理论包括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等。从天文上说,中医把人与自然看成一个整体,认为自然界的任何一点变化都会影响到人的气血运行,从而对人的身体产生各种好或坏的影响:一年之中,春夏阳气升发,气血浮于身体表面,秋冬阳气内敛,气血沉于身体之里;一月之中,每月月圆的时候,人的气血较盛,月缺时,人的气血较弱;一天之中,时辰不同各个经络的气血盛衰也不同。从地理方面来讲,居住环境会影响人的身体状况:比如北方风沙多,所以北方人的皮肤纹理较粗糙;南方天气潮湿多雨,所以南方人皮肤较为细腻。因此,治疗同样的病,对南方人和北方人的经络刺激就要有很多不同,不能一概论之。《黄帝内经》里对人体经络的作用推崇备至,它说经络是“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的根本,也就是说,人生下来、活下去、生病、治病的关键都是经络,可以说是“决生死,治百病”。书中具体讲述了每条经在人体上的循行,还讲到“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也就是经络向内归宿于五脏六腑,向外四通八达于四肢百骸、五官九窍,总之,经络把人体各部分都联系起来,变成了一个奥妙无穷的活生生整体。现在我们看到的完整经络学说,实际上就来源于《黄帝内经》时期。作为经络学说的第一位实践者,黄帝自己就很注重保养身体,所以他最终活到了多岁,而他的子孙也都是寿高百岁。其实在当时,草药不是最常用的治病方法,按摩才是,当然那时候不叫“按摩”而称“导引”、“按跷”。《黄帝内经》里是这样讲的:“形数惊恐,经络不通,病生于不仁,治之以按摩、醪酒。”也就是说,当经络不通的时候,身体的某些部位一定会有反映,而通过按摩、醪酒可以疏通经络中的气血,气血通了人就好了。这应该算是最早的经络养生了。现在,一些打着反伪科学大旗,高呼要废除中医的“斗士”们声称,中医之所以落后,是因为理论落后,至今还把几千年前的老书奉为经典,中医就是在“吃老本”,拿着祖宗留下的东西说事,《黄帝内经》就是他们紧盯不放的“把柄”。对此,我只能说他们愧为炎黄子孙,《黄帝内经》对人的看法上应天时,下应地理,内应精神情志,这比西方的时间治疗学、精神疗法等不知早了多少年!这种理论是落后吗?我认为他们是不了解《黄帝内经》的历史而直言粗出,其实《黄帝内经》不是黄帝时期的作品,而是从春秋战国开始,后人在实践中,在治病救人的过程中一步步完善起来的。所以它并不是“死”的,而是历代祖先传承下来的精华!东汉的“方书之祖”,有着“救命活神仙”之称的张仲景,在《黄帝内经》的基础上发展了经络学说。他认为人所生的病是通过一条叫“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这样的通路从体外向体内传输的,根据疾病所属的经络不同,要用不同的方法治疗。比如最初的风寒感冒病在太阳经,要用麻黄汤来治。他的《伤寒论》也是中医的四大经典著作之一。

您看此文用·秒,转发只需1秒呦~

传递你我,因您的分享我们而更加精彩!









































北京一般治疗白癜风费用多少钱
北京治疗白癜风那里

转载注明: http://www.hweas.com/zysx/4193.html

Copyright 2008-2009 http://www.hwea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十二指肠炎 版权所有

>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