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十二指肠炎 > 治疗方案 > > 正文 >

经常便秘和肠癌有关蜂蜜香蕉可解决不

                            

原创

很多人都有过类似的经历:

明明在马桶上使出全身力气,可还是颗粒无“收”;

连续几天没有便便,肚子胀到像要裂开;

一张嘴,感觉连口气都变重了,吃什么都没味道;

提起便秘与肠癌的暧昧关系,让人忍不住更焦虑。

《中国慢性便秘专家共识意见()》中指出,我国成人慢性便秘的患病率为4.0%~10.0%,也就是说大约有万成人有便秘的困扰,老年人更是便秘的“重灾区”。

为了能松快一下,许多人试遍各种方法,灌蜂蜜、吃香蕉、喝酸奶、服泻药……论及助排便的效果,好像都有点儿效果,又好像作用并不大。

或许,我们要重新审视一下便秘这个“老问题”。

一天不排≠便秘

天天排便≠没便秘

一个尴尬的情况是:

你可能已经为便秘烦恼许久,却连“什么是便秘”都没弄明白。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

如果有两个人,其中一个人隔天排便一次,另一个人每天排便但大便呈现干球状,你觉得哪个存在便秘问题?

可能很多人会得出错误的答案。

其实,要判断自己是否存在便秘,可以观察三个维度。

1

排便次数

通常来说,每周排便次数≥3次都是正常的,如果每周<3次则有便秘的可能。

2

排便性状

如果大便过于干结、坚硬,粪便成球状,就有便秘的可能。

另外,有些人常有频繁排便感,但每次只有少量黏液排出身体,而且用抗生素或止泻药也不能好转。这种情况可不是腹泻,反而可能是便秘。

3

排便感受

如果排便情况正常,那么在如厕后应该会有“轻松”感。

如果排便后总觉得有残留感,排便困难或排不净,则有可能存在便秘。

即便一个人并非天天排便,但排便轻松顺畅,便便性状正常,他的排便情况就是正常的;

相反,如果一个人的排便次数低于每周3次,或者排便很费劲儿、便便性状异常,那么他很可能已经出现便秘的问题。

便秘不会直接致癌

却可能增加肠癌风险

那么,便秘和肠癌到底有没有关系呢?

首先,目前没有直接证据表明,便秘会导致肠癌。在结直肠癌的高危因素清单里,也没有“便秘”这一选项。

结直肠癌高危人群

常进食高蛋白、高脂肪人群;肥胖者。

曾患大肠腺瘤、溃疡型结肠炎的人群。

曾患过女性生殖器官肿瘤(如妇科肿瘤、乳腺肿瘤)的人群。

直系亲属中有2人以上是肠癌患者;或有一位50岁罹患肠癌的家庭成员;或有罹患遗传性非息肉病性大肠癌的家庭成员;或有罹患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的家庭成员。

但是不要高兴得太早,因为长期便秘的人,未来罹患肠癌的风险有可能增加。

在我们的肠道内容物中,常有一些尚未消化的脂肪、蛋白质成分,在肠道厌氧菌作用下,它们可能产生如亚硝胺、酚类、氨类等化学物质,以及吲哚、甲基吲哚、硫化氢等毒性产物。

如果任由它们长期停留在肠道中,难免带来一些不好的影响。

此外,便秘者的粪便由于在肠道中停留时间过长,其中的水分被肠道再次吸收,所以粪便较为干、硬,容易对肠黏膜产生不良的机械性物理刺激。

这些刺激在短期内并不会带来什么大问题,但长期如此,肠道健康就令人堪忧了。

当然,便秘更大的危害在于,它会掩盖肠癌的早期征兆。

许多肠癌患者早期并没有特别感觉,但排便习惯和大便性状会发生改变。

其中最常见的就是与便秘类似的症状,患者排便困难,时常有排不净的感觉;

有些人会有便秘与腹泻交替出现的情况;还有些人的大便形态也会发生变化,如便便呈现细长条或不成形等,甚至伴随出血。

如果本身排便习惯正常,突然出现这种情况,应该及时就医加以甄别;

慢性便秘者可能对此习以为常,仅做简单处理,缓解便秘情况,结果延误了诊断时机,待确诊时病程已经处于中晚期,处理起来就较为被动了。

“蜂蜜+香蕉”可能加重便秘?

解决便秘不能只靠一招

便秘的危害不容小觑,该如何消除便秘呢?

如果你用这个问题问10个人,9个人可能都会和你说:蜂蜜配香蕉。

然而,这样做的效果可能会令你失望。

作为传统“通便神器”,蜂蜜的润肠通便效果并不出众。

虽说蜂蜜黏稠润滑,可一旦经过消化吸收就不再是原本的质地;

蜂蜜中的果糖含量很高,除了极少数果糖不耐受的人可能因此被迫“通便”,更多人必须通过大量饮用蜂蜜水才会有一定效果,且效果未必比大量饮用等量的普通饮用水明显。

生香蕉中鞣酸含量高,有助于止泻,便秘者食用后反而会加重便秘;熟香蕉含糖量较高,膳食纤维含量并不突出,通便也不是它的“专长”。

事实上,便秘作为一种常见问题,背后的原因同样复杂。

“你的便秘,我的便秘全都不一样”,只靠一招,真的很难解决所有便秘问题。

便秘通常可以分为三类:功能性便秘、器质性便秘和药物性便秘。

1

功能性便秘

和生活习惯关系密切,饮水少、运动少、饮食过于精细、情绪高度紧张、排便习惯不好,都容易引发功能性便秘。

2

器质性便秘

由疾病引发,如痔疮、肛裂、结直肠癌、糖尿病等,以肠道疾病最为多见。

3

药物性便秘

由某些特定药物成分引起,如泻药、(化疗期间使用的)止吐药等。这些药物成分可能带来胃肠道黏膜神经损伤或使肠道蠕动减弱,最终带来便秘问题。

在这三类便秘中,功能性便秘具有比较高的“可操作空间”。只要调整饮食模式、改变生活方式,便秘情况一般都能得到改善。

而器质性便秘往往需要针对原发疾病进行治疗;药物性便秘也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处理,如调整用药方案、配合使用其他药物等。

无论是哪一种便秘

这7个方法都值得拥有

1

保证每日饮水量达到~毫升。

2

增加膳食纤维、特别是可溶性膳食纤维的摄入,如豆类蔬菜、谷薯类。

3

日常主食粗细搭配合理,增加粗粮摄入。

4

火龙果、西梅等水果中含有较多的可发酵膳食纤维,有助于排便,可适量摄入。

5

每日定时排便,每次停留在马桶上的时间不超过10分钟。

6

尝试蹲位排便,此时耻骨直肠肌放松,直肠肛角度、直肠管腔曲直的变化,都有利于便便排出。注意,蹲位排便每次3-5分钟即可。

7

每日起床后、用餐30分钟后,顺时针按摩腹部。

左手按在腹部,手心对着肚脐或右下腹部,右手叠放在左手上,顺时针方向揉腹即可。

-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祝您健康》编辑部出品-

总策划:王岽、董玲

内容策划:朱菁菁

文字:周艳飞

    
转载注明: http://www.hweas.com/zlfa/14153.html

Copyright 2008-2009 http://www.hwea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十二指肠炎 版权所有

>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