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十二指肠炎 > 疾病体征 > > 正文 >

粪菌移植捐粪一周能拿美元,ldq

21新健康综合自:偶尔治愈(ID:to-cure-sometimes,作者:左异)、新民周刊(作者:沈林)、知几未来研究院、红星新闻、珠江晚报、粗心向学姐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美国粪便银行OpenBiome有一项非常诱人的奖励制度:只要你可以一周五天不间断地“出售”合格粪便,就能在每次40美元的报酬以外,额外获得50美元的“全勤奖”;中国香港的亚洲抑菌中心也有类似的奖励:每周3次的粪便提供者,月收最高可达元。

这不是整人游戏,但“捐粪”也没有一般人想象的那么容易:你的粪便必须是万里挑一的“健康好便”。

OpenBiome上的捐粪广告

这些捐赠的粪便,通常应用于一项叫“粪菌移植”的治疗当中。所谓粪菌移植,全称“粪便微生物群移植(Fecalmicrobiotatransplantation,FMT)”,是指把健康粪便中的肠道菌群移植到患者胃肠道内,重建新的肠道菌群,实现肠道及肠道外疾病的治疗。

年8月8日,国际顶尖期刊《细胞(Cell)》上刊载了一项重磅研究:肿瘤微生物与胰腺导管腺癌病情发展有关,而肿瘤微生物组受肠道微生物组影响,通过粪菌移植,可以对肿瘤的免疫抑制和生长进行调节。

胰腺导管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几乎相当,五年生存率不到5%,被称作是“医学史上最顽固的堡垒”。该研究发现,长期存活的胰腺导管腺癌患者,其肿瘤微生物多样性和免疫活性更高,而实验结果表明肠道菌群可影响70%的肿瘤微生物;接受了长期存活者的粪菌移植治疗的小鼠,其CD8+T细胞数量更多,免疫活化程度明显更高。这为通过改变肿瘤免疫微环境来改善胰腺癌治疗,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治疗机会。

8月22日,微生物领域知名学术期刊《肠道微生物(Microbiome)》发表了一项来自于我国东南大学医学院姚红红教授课题组的研究。研究结论称,粪菌移植或可治疗抑郁症。

论文指出,机体肠道菌群的变化与严重抑郁障碍相关,其重要表现之一为炎症基因NLRP3的活跃,若将敲除NLRP3基因的鼠粪便,通过灌肠移植入模型鼠体内,更新其肠道菌群,抑郁病状即明显改善。而之所以要使用粪菌移植而非直接补充提纯菌种,是因为肠道菌群的组成比较复杂,分离起来相当困难,目前也尚不清楚具体是哪些菌种在起作用。姚红红表示,下一步将收集健康志愿者的粪便,同时继续确认参与抑郁症的特异菌群种类,从中开发制剂,以期未来可对症下药。

这些研究再次引起医学界对“粪便治病”的热议。《柳叶刀》不久前刊文指出,“自年以来,粪菌移植已经从一种有趣、鲜为人知的治疗手段发展成了一种全球
转载注明: http://www.hweas.com/jbtz/11368.html

Copyright 2008-2009 http://www.hwea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十二指肠炎 版权所有

>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