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十二指肠炎 > 疾病分类 > > 正文 >

警惕大便隐血阳性胃肠镜检查为消化道健康

近日,47岁的杨先生,在外院体检发现大便隐血阳性,后经多次复查,结果仍为阳性。于是来到医院(湖南省医院)消化内科门诊就诊。周旭副主任医师仔细询问病史后,建议该患者完善胃肠镜的检查。肠镜结果提示:1.结肠多发息肉。2.直肠黏膜炎症改变。于是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建议住院完善相关检查并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患者住院后,在肠镜下行内镜黏膜切除术(EMR),并将切下来的息肉整体送病检。术后病理结果显示:1.(升结肠息肉)为绒毛管状腺瘤,伴腺上皮低级别上皮内瘤变,蒂部已净。2.(乙状结肠息肉)为管状腺瘤,伴腺上皮低级别上皮内瘤变,蒂部已净。一、什么是大便隐血阳性?大便隐血阳性,是指肉眼无法观察到粪便中有血,但通过实验室检测发现粪便中存在微量血液。在医学上,消化道出血大于5ml,即可出现大便隐血阳性。大便隐血阳性可能存在消化道疾病,需要引起重视。二、息肉变成癌的进展过程该患者大便隐血阳性是因为息肉表面的毛细血管破裂,导致少量出血进入肠道,随着大便排出体外。如果不及时处理,随着时间的推移,息肉增大,有导致消化道大出血的风险。同时,息肉增大可转变为腺瘤继而转变为大肠癌。三、定期做胃肠镜检查的重要性1.早期发现病变:胃肠镜能直接观察胃肠道内部,发现早期病变。如息肉、溃疡、炎症等,尤其是早期肠癌的筛查。2.及时干预:像肠息肉这样的病变,早期发现并切除可以有效防止其恶变,降低肠癌风险。3.无创或微创:胃肠镜检查属于无创或微创操作,风险较低,但能提供重要的诊断信息。四、哪些人需要做胃肠镜检查?1.年龄因素:建议40岁以上人群即使无消化道症状也要定期进行胃肠镜检查。2.家族史:有胃肠道肿瘤家族史的人应提前筛查。3.症状提示:如大便隐血阳性、呕血、黑便、长期腹泻、便秘或两者交替长期腹痛、大便形状改变(如变细)或排便习惯改变消化不良、不明原因的食欲减退、体重下降等症状,应及时检查。4.高危人群:长期幽门螺杆菌感染未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等癌前病变。曾患结直肠息肉或结直肠癌、炎症性肠病(如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患者。长期吸烟、饮酒、肥胖、高脂饮食、缺乏运动等不良生活习惯者应重视筛查。五、专家提醒消化内科胃肠镜室负责人周立武介绍,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工作节奏加快,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饮食结构也在发生变化。消化道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胃癌、肠癌的发病年龄也逐渐年轻化。但许多消化道疾病早期出现的症状较轻,容易被忽视。一旦出现明显症状,病情可能无法有效控制。因此,早期筛查和预防尤为重要。胃肠镜检查作为消化道疾病筛查的“金标准”,对于胃肠肿瘤以及癌前病变能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湖南医聊特约作者:医院(湖南省医院)胃肠镜室喻丹周旭
转载注明: http://www.hweas.com/jbfl/16243.html

Copyright 2008-2009 http://www.hwea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十二指肠炎 版权所有

>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