鸚鵡嘔吐之我見
距离上一次写同类型关于鹦鹉呕吐的文章是一年半前,当时主要围绕在前胃扩张症,而事隔一年半其实又有不少临床上的体悟,分享给各位鸟友,也很感谢各位鸟友的信任,过去这五年多来,很明显从一开始长时间才出现一隻鸟,到现在每个月有破百隻的案例,有来自于各地的期望和託付。
其实就像我说的,我们只是医疗人员不是神,直白的说,我手上死了不少大型鸟,每走掉一隻我就心痛一次,这些天使可是理论上可能可以活著比我久的动物阿,所以我花很多时间在钻研更新的书籍,更准确的诊断方式以及更好的治疗药物,这造就了我们有极细的内窥镜(2mm)以及光是抗忧鬱等情绪药物就有五种以上,我们除了常规的拍片和验血检验之外,也有完善的手术器械以及最近新增的寄生虫筛检:隐包子虫,阿米巴还有旧称的AGY以及念珠菌等的筛检服务。
内窥镜检查以及粪便还有嗉囊染色检查
就像我说的,我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想要解决这件事情,事实上你们网上所看过的资料我也都看过,但差别就在于你们不明白这种原因所佔的比例和典型的症状,所以也常会看到客人东猜西猜,盲目治疗。
异物还在嗉囊,赶紧拿出来,这是一只成鸟还有幼鸟的案例
我先说一般的动物,呕吐都算是消化道严重的症状,而背后代表著一百种以上可能的病因,虽然很多的时候可能不一定是传染病,内脏衰竭或中毒肿瘤等恶性原因,有时候可能只是吃坏肚子等小原因,而没多久甚至不药而癒,或者初级饲主可能就让动物空腹或给益生菌之类的,进阶一点的就是打止吐针或者胃粘膜保护等药物,再有医院去拍片还有验血做其他病因的排除。
但是,在鸟,我遇到的呕吐往往都是严重的,可能因为鸟友已经自己做了许多初级治疗,包含例行的驱虫以及本身就很讲究饮食以及卫生。
这两只鹦鹉都有吃入异物的案例
鸟的胃肠道出问题,其实不只呕吐,有时候也会表现在嗉囊排空的速度上,还有粪便的外观(粪便太重要了,很多鸟友都有很好的习惯,就是拍粪便并且于就诊的时候提供给医师参考,不过我会建议最好除了外观之外,还要捻开粪便去看粪便的内容),以及一些行为表现(比如说异常喝水的习惯以及吃食的习惯)。
引起消化道出问题的病因有微生物(从数十种病毒、细菌到一般寄生虫到较难诊断的寄生虫、念珠菌、真菌感染等),食物(食物种类、温度、浓度、量、营养缺乏),毒物(药、金属等)、异物、内脏问题(挤压胃肠或导致循环衰竭、肿瘤),胃粘膜病变等。
又是一个吃入异物而后来经由内科治疗后自己排除的案例
我們目前可以透过粪便或是嗉囊采样去筛检许多罕见的微生物如:Megabacteriosis(Macrorhabdusornithogaster)、Candida、Trichomonas、隐包子虫、阿米巴等,但是很遗憾的是关于病毒如BornaVirus还有其他数种病毒目前还没有准确并合适于临床使用的筛检方法。
以上这些资料认真的鸟友其实在网站上应该都看过,那看这篇文章的重点是什么呢?重点就是在于我经过这些检验甚至是尸体解剖之后所看到的比重,就可以反映出怎么去治疗甚至怎么去避免。先说我的治疗样本是有区域限制的,并不能代表全部。病毒一直是无法排除和确诊的因子,所以先不拿来讨论。
我遇到的案例大部分还是慢性粘膜病变,肝脏问题或者是异物。没错,都是疑难杂症,较少看到寄生虫和细菌性感染或是重金属中毒等。
现在关于鸟医学的书籍其实已经很完善,这只是一小部分
胃粘膜病变是一件很恼人和讨厌的状况,我认为可能是慢性的炎症导致胃粘膜表面形成伪膜或是粘膜增生,而导致肌胃的开口狭窄或是并发十二指肠炎以及胰腺炎,这种物理性的病变是很讨厌的,因为能做的实在有限。而异物的手术从早期的腺胃切开到现在的肌胃切开都有不低的死亡率,目前在尝试从十二指肠做为入口的新手术方式。有人会问,之前三十克的松狮蜥肠梗阻手术都这么成功了,一只大鸟有什么难的?主要难度不是麻醉,而是因为鸟有气囊和肝脏包覆著目标位置以及周围韧带无法破坏,有些动物的胃肠道手术可以移除到体腔外进行而鸟只能在狭小的空间下操作,即便移除部分肋骨,手术的是也和操作空间还是非常狭小,另外就是肌胃的肌肉虽然看似厚实但实际却很脆弱。这当中反而肝脏肿大的状况,只要不是太严重不可逆转的伤害,经由调理后反而预后是最好的情况。
肝脏肿大前后治疗对照图
雨林不缺的就是各种等级的抗生素和各种等级的止吐药(从周边到中枢呕吐抑制直接阻断呕吐反射),我已经试过了,很多状况下是没用的,因为就像我前面所说的,很多病因并不是单纯细菌性感染,请不要买各种奇奇怪怪的药物然后贸然使用在你的动物身上,你可以说你家里附近没有鸟医所以只好自己买药摇身一变成兽医,那如果你明明有就医管道,自己生病或是其他宠物生病都知道要就医,甚至自己也是做相关产业,为何又要卖药或是胡乱给药,做这么粗糙的行为呢?综观宠物医疗的发展,我实在想不通这么做有什么好处,只是在走回头路,回到低端以及伤害鸟的行为。
赞赏
长按北京看白癜风哪里好北京看白癜风哪里好
转载注明:
http://www.hweas.com/zysx/8454.html
- 上一篇文章: 如何避免酒精中毒
- 下一篇文章: 名医大讲堂帮您读懂急性胰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