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十二指肠炎 > 注意事项 > > 正文 >

夏季吃货们别太肆无忌惮喝冰镇啤酒最

进入盛夏,酷暑难耐,邀约几名好友,露天大排档一坐,喝酒模式开启。啤酒必须要冰镇的,只为一个爽字。遇上个性人士还得弄出点花样,啤酒里泡冰糕、啤酒配上可乐喝。6月24日,生活晨报记者专门就这些关于啤酒的事儿请教了医院消化科副主任医师申慧琴,听听专家怎么说。啤酒喝过量可促发肾结石

家住太原市千峰北路的王艳伟最近感觉身体不适,没有食欲,还时不时小肚子疼。老婆催了好几次,医院瞧瞧,可他一拖再拖。6月18日,王艳伟肚子疼得厉害,医院检查。检查结果一出来,夫妻两个吓了一跳,“肾结石”。王艳伟说,“人家大夫说,肾结石与乱吃乱喝关系大。”

还没等他讲完话,王艳伟的老婆便开始数落起他,“一天到晚在外面吃饭,还偏要吃烧烤、喝啤酒。早就告诉过你,烧烤不健康,你就是不听,现在吃出病了吧。”

申慧琴说,“烧烤虽不健康,却不是患肾结石的主要原因。而大量摄入啤酒,才易诱发肾结石。”

申慧琴说,人们有一个误区,认为啤酒的酒精含量不高,可以开怀畅饮,甚至把它当水喝。“而事实是,当人喝入大量的啤酒后,啤酒中的水分会随尿液排出,但里面的酒精却被人体吸收了,同样会对肝脏、肾脏和心脏造成损害。由于酿造啤酒的大麦芽汁中含有草酸、乌核苷酸等,在酒精的作用下,草酸钙结晶形成,导致嘌呤代谢紊乱,这就容易形成肾结石,还易引发痛风。”

喝冰镇啤酒胃最“受苦”

喝酒伤身,具体伤的是哪些部位?心脏、大脑、肝脏、肾脏,众说纷纭。

申慧琴说,“其实最容易受伤害的是胃,因为酒精会直接刺激胃壁粘膜,然后进入肝脏、脑和胰腺,最后才到了心脏。”

许多人喜欢喝冰镇啤酒,清凉的啤酒,一口下肚,全身就舒坦了。申慧琴表示,温度过低的啤酒不仅影响口感,还可能诱发多种疾病。“酒温过低会导致饮酒者胃肠道的温度急速下降,血流量减少,影响消化功能,严重时可引发痉挛性腹痛、腹泻等肠胃疾病,并可诱发急性胰腺炎。”

申慧琴建议,啤酒温度应控制在5-10℃。啤酒中的各种成分在这一温度区间能够保持平衡,所以口味最佳。而温度过低不仅不好喝,还会破坏酒中的营养成分。

配着碳酸饮料醉得更快

不少年轻人喝酒时喜欢掺着可乐、雪碧等饮料,一方面啤酒的苦味会减轻,另一方面不容易醉。

申慧琴说,“这样喝反而更容易醉。”啤酒和可乐中都含有二氧化碳,当大量二氧化碳积聚在胃里,胃与小肠之间的幽门被打开,酒精便进入小肠。小肠吸收酒精的速度要比胃快得多。而肝脏的代谢又是有限的,代谢不了的酒精就会进入血液里,导致血液中的酒精浓度快速升高,很容易醉酒。

由于啤酒里含有麦芽糖,碳酸饮料的糖分也很高。“长期这样喝,不长胖才怪。人们常说的‘啤酒肚’,就是因为啤酒含糖高,脂肪在肚子处大量堆积形成的。”

申慧琴建议,糖尿病人、高血压病人、慢性胃炎病人、孕产妇、泌尿系统结石病人、肝病病人以及正在服用某些药物的人不要饮用啤酒,尤其是冰镇啤酒。

白酒混啤酒伤身系数大

前几天,张兴建应朋友之邀聚会喝酒,喝到半夜才回了家。躺在床上,他就没消停过,一会儿就去趟卫生间,恶吐一阵儿。到后来,实在没东西吐了,就开始往外“倒”黄水。张兴建说,可能把胆汁吐出来了。老婆一生气,跑到另外房间睡觉去了。第二天,张兴建班也不能上,请了假,躺了一整天,饭也没有吃。缓过劲儿后,张兴建厚着脸皮向老婆赔不是。“咋回事,弄成这样?”“那帮人太能闹了。我本来喝的是白酒,哪知喝完后,硬是让再喝点啤酒。结果就成这样了。

申慧琴说,不少人都爱把白酒和啤酒掺和着喝,其实这样并不好。白酒和啤酒是两种不同性质的酒。白酒属于蒸馏酒,啤酒属于发酵酒,两种酒的成分不太一样。白酒里除含有少量的杂醇油外,主要是乙醇;而啤酒中含有很多成分,包括二氧化碳、肽及氨基酸、无机盐、维生素、抗氧化物质等,其中一些物质可以促进乙醇的吸收。所以白酒和啤酒混合饮用,更容易喝醉,而且喝酒之后的难受程度明显大于单喝一种酒。同时,醉感也会提前到来,引起头昏、恶心、呕吐等,甚至会引起其它中毒症状。

此外,两种酒混着喝,对身体的损伤特别大。“啤酒虽然酒精度数低,但是它里面含有二氧化碳和大量水分,与白酒混着喝,会加速酒精在全身的渗透作用。肝脏、肠胃和肾脏等器官都会受到强烈的刺激和损害,从而影响消化酶的产生,使胃酸分泌减少,导致胃痉挛、急性肠炎和引起出血、十二指肠炎等症状,对心血管的危害也相当严重。

晨报记者/李玫

绘图/张丽霞

觉得本文不错的,就点个zan吧~么么哒~









































白癜风医药
白癜风治疗方案

转载注明: http://www.hweas.com/zysx/5957.html

Copyright 2008-2009 http://www.hwea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十二指肠炎 版权所有

>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