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一:
某男,23岁。年7月6日初诊。约中脘部偏右处隐隐作痛一周余。隐痛绵绵,整日不休,喜按。平素饮食不节,少吃早饭,嗜食辛辣,夏日饮冷,加之体力劳倦。经B超示:1、双肾无结石;2、胃下垂。双脉细沉右尺沉,舌红尖赤。此为饮食劳倦伤中,中气受损下陷而痛,以补中益气汤加味:
黄芪30g炒白术15g党参12g升麻3g柴胡3g当归9g陈皮6g炙草6g白芍12g熟地12g桂枝6g赤芍9g5剂
此病诊断为胃痛可否?可,然不确切。就其病位而言,在右侧于足少阳经处,亦可断为胁痛。故加后四味,白芍、熟地、桂枝、赤芍,以温肝阳养肝阴理肝血。总方肝胃同治,木土同调。嘱其做B超检查,为探查是否为肾结石。若不是,可消除病人顾虑。不想,顺便查到为胃下垂。故放心投药。
上方服之则痛减,渐消,然饮食仍不忌口,疼痛时发。再处三剂
黄芪30g炒白术12g党参12g升麻3g柴胡9g当归9g陈皮6g炙草6g白芍24g赤芍9g元胡9g
本方较前去熟地、桂枝,减炒白术,加柴胡、白芍,添元胡一味,在补中益气基础上重在养阴理气。柔肝养阴力足,痛自消矣。
案二:
年1月10日徐左,年38岁,胃炎胃溃疡10余年。近两年来饥饿时胃脘嘈杂,胃痛,左肋下刺痛,跳痛。(肝B超无明显异常)。口臭。纳可,二便调,眠可。冬则畏寒,夏则畏热。补:年1月,县医院胃镜示:1、浅表性胃炎;2、十二指肠炎。舌红苔薄黄边齿痕显。——郁(思、湿——肝、脾)而化热左脉寸弱关浮弦,右脉微浮弦重按关尺无。劳倦内伤,当补中益气合疏肝解郁。黄芪15炒白术12党参9炙草6升麻3柴胡3白芍12陈皮9香附9炮姜9黄芩12薄荷6(后)7剂。
注:补中益气汤中的当归换做白芍,意图柔肝。而黄芩专为苔黄而设,清肝热燥湿。香附、薄荷,疏调肝脾。炮姜,温中之效,另,一则当时天寒,二则佐制黄芩伤中。
年1月17日复诊,第5剂时开始显效。嘈杂大减,余症皆消。近3日,每晚怕冷,流清涕。舌红苔薄白边齿痕(较前减)尖微红。左脉寸(心微烦)稍滑关微弦,右脉稍弦(关甚)。上方黄芪加至18g,柴胡加至12g。药店若无炮姜换干姜6g。(果无炮姜)7剂。
思路:1、效不更方。2、晚怕冷流涕,虑为外感,临晚因寒而发,故加黄芪,柴胡,一为益气,一为发表。柴胡合黄芩,并调枢机,故心烦可自消。柴胡量变而质变,不为生发少阳之气。
年2月8日服上药,嘈杂,胃痛时发,较前大大减轻。畏寒服药则愈。春节停药至今已有半月。舌淡胖大齿痕苔薄白。左寸滑数关尺弦,右寸微数关微弦。效不更方,然久病不愈:一力尚未致也;二力未及也,活血调肝通络。黄芪18炒白术12党参9炙草6
升麻3柴胡9黄芩12陈皮9香附9高良姜6赤芍12当归95剂。
如何就上述两案去理解补中益气汤呢?
补土派宗师李东垣在《劳倦所伤论》中有言:“推其百病之源,皆因饮食劳倦,而胃气、元气散解,不能滋荣百脉,灌溉脏腑,卫护周身之所致也。故苍天之气贵清静,阳气恶烦劳。”另外,这两案皆有明显的胃、肝同病的特征,木土之间的关联由此见一斑。
还是想吃冰棍!!!
赞赏
人赞赏
最好的十佳专业治疗白癜风的医院郑州治疗白癜风医院
转载注明:
http://www.hweas.com/zysx/42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