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十二指肠炎 > 注意事项 > > 正文 >

鱼类细菌性肠炎

许多传染性的鱼病,在其发病过程都可能出现肠道充血、发炎等炎性症状,但这里指的肠炎病是专指肠道致病菌所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疾病。本病是养殖鱼中最严重的疾病之一。

   一、病原

  

  病原为肠型点状气单胞菌。

  

  革兰氏阴性短杆菌,两端钝圆,多数两个相连。

  

  极端单鞭毛,有运动力,无芽抱;

  

  大小:0.4~0.5um×1~1.3um;

  

  pH:6~12中均能生长;

  

  生长适宜温度:25℃,在60℃中30min则死亡;

  

  细胞色素氧化酶试验阳性,发酵葡萄糖产酸产气或产酸不产气;

  

  对弧菌抑制剂(O/)不敏感;

  

  在R-S选择和鉴别培养基上,菌落呈黄色。琼脂培养基上,经24-48h后,菌落周围可产生褐色色素,半透明。

  

  肠型点状气单胞菌为条件致病菌,在水体中常大量存在,在健康鱼体的肠道中也是一个常居者。

  

  当鱼处在良好条件、体质健壮时,虽然肠道中有此菌存在,但数量不多,不是优势菌,只占0.5%左右,且在心血、肝脏、肾脏中没有菌,因此并不发病。

  

  当条件恶化,鱼体抵抗力下降时,本菌在肠内大量繁殖,就可导致疾病暴发。

  

  条件恶劣是综合性的,包括很多方面,如水质恶化、溶氧低、氨氮高、饲料变质、吃食不均等都可引起鱼体抵抗力下降,从而暴发疾病。病原体随病鱼及带菌鱼的粪便而排到水中,污染饲料,经口感染。

(革兰氏阴性短杆菌)

(常见特征)

二、症状和病理变化

  

  病鱼离群独游,游动缓慢,体色发黑,食欲减退以至完全不吃食。

  

  病情较重的,腹部膨大,两侧上有红斑,肛门常红肿外突,呈紫红色,轻压腹部,有黄色黏液或血脓从肛门处流出。有的病鱼仅将头部拎起,即有黄色黏液从肛门流出。

 早期:可见肠壁充血发红、肿胀发炎,肠腔内没有食物或只在肠的后段有少量食物,肠内有较多黄色或黄红色黏液。

 后期:可见全肠充血发炎。肠壁呈红色或紫红色,尤其以后肠断明显,肠黏膜往往溃烂脱落,并与血液混合而成血脓,充塞于肠管中,病情严重的,腹腔内常有淡黄色腹水,腹壁上有红斑,肝脏常有红色斑点状淤血。

  

  肠内繁殖的病原菌产生毒素和酶,使黏膜上皮坏死,毒素被吸收后损害肝。肠道中的病原性产气单胞菌,大量繁殖后,可穿过肠壁到血液,而后经血液循环到达各内脏器官,继续不断繁殖,同时菌体逐渐释放出毒素,最后可致病鱼发生败血症而死去。

  

  病理组织学观察:镜下见固有层内毛细血管显着充血、出血,肠黏膜上皮变性、脱落,严重者黏膜上皮解体,裸露出严重充血、出血的固有层,肠腔内有大量炎性分泌物。

  

  革兰氏染色切片:可见在炎性分泌物中有大量革兰氏染色阴性的短杆菌。

三、治疗方法

1、建议先停食,清理肠胃,降低饲料对肠胃肝胆的负荷。

2、添加益尔肠炎宁进行治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注明: http://www.hweas.com/zysx/12637.html

Copyright 2008-2009 http://www.hwea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十二指肠炎 版权所有

>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