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十二指肠炎 > 注意事项 > > 正文 >

十二募穴讲义之脾募章门胃中脘,心包膻

脾募章门

            

章门穴位于腰部。取穴的时候可以双手贴着裤缝自然下垂,然后弯曲胳膊,肘部触及的位置就是章门穴

特点:

“章”同“障”。章门穴下有肝、脾这些重要脏器,章门穴就像是保护在他们外面的一道屏障,因此得名“章门”

章门穴隶属足阙阴肝经,同时又是足阙阴肝经和足少阳胆经的交会穴。人们常说“肝胆相照”,章门穴就正是一个肝和胆都能照顾到的穴位。

按摩章门穴是一种良好的自我保健方法,但同时也要注意,因为章门穴和诸多脏器都贴得很近,按摩时手法一定要轻柔,如果伤到了五脏六腑就得不偿失了。

主治病症:

章门穴主治病症:腹痛、腹胀、呕吐、胆囊炎、胆结石等。

小提示:腹痛、腹胀时轻柔地按揉章门穴,可以有效地缓解症状。

章门穴,章门穴对于女性更重要,因为这个章门穴可以防治乳腺增生,可以防治妇科的任何问题!这个穴位在肋骨的边缘,怎么找这个穴位,告诉大家一个得意的方法,把手贴在脸上,肘尖的位置,就是大概章门的位置。章,文章的章,古代的意思就是贵重的材料,章门就是贵重的材料的门,那什么是人体贵重的材料呢?五脏。是连接五脏的门户,这个穴位可以通达五脏,它可以调节五脏的功能,所以你按这一个穴,就可以调节五脏之间的协调了,而且章门穴是脾经的募穴,募就是募集,募捐的募,募就是聚集起来,所以脾经的功能的气血会聚集在这里,所以它是人身体八大要穴之一,它有什么功能呢?你敲打这个穴位,你就可以舒肝健脾,把肝气郁结疏散掉,然后可以把脾的功能增强了,大家知道脾是管运化的,管消化食物的,管生血的,所以你敲一个章门穴就可以舒肝健脾,而且对于妇女来讲可以防治乳腺增生,可以防治妇科的任何问题,都是走肝经这条通道。另外一方面它还有减肥的功效,为什么会有减肥的功效?因为你敲打章门穴它可以增加胆汁分泌,胆汁分泌多了,人体消化能力就强了,它可以把人体多余的脂肪消化掉。

胃中脘

            

中脘穴:治疗胃病的专家

中脘穴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中上4寸处。

适宜症状:绝大多数的胃及十二指肠疾病,如: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胃下垂等。尤其对缓解胃痛和治疗消化不良十分有效。

中脘穴是四条经脉的会聚穴位,同时号称胃的“灵魂腧穴”。具有健脾和胃,补中益气之功。主治各种胃腑疾患。

  常用的方法是按揉法或摩揉法。摩揉,即是双掌重叠或单掌按压在中脘穴上,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缓慢行圆周推动。注意手下与皮肤之间不要出现摩擦,即手掌始终紧贴着皮肤,带着皮下的脂肪、肌肉等组织做小范围的环旋运动。使腹腔内产生热感为佳。操作不分时间地点,随时可做,但以饭后半小时做最好,力度不可过大,以免出现疼痛和恶心。

 上脘穴、中脘穴、下脘穴怎么找呢?它们都在胸部,我们从腹部往上摸,会摸到两块骨头,这就是肋骨,顺着这两块骨头往上,会发现它们有一个交点。这两块骨头就像一个"人"字向下一样,这个地方就叫剑突,从剑突的位置到肚脐是8寸,中间一半的位置,也就是4寸的地方就是中脘。从中脘向上1寸就是上脘,向下到肚脐的一半,也就是肚脐向上2寸就是下脘。

心包膻中

            

膻中穴是心包募穴,又是任脉、足太阴、足少阴、手太阳、手少阳经的交会穴,能理气活血通络、宽胸理气、止咳平喘。现代医学研究也证实,刺激该穴可通过调节神经功能、松弛平滑肌、扩张冠状血管及消化道内腔径等作用,能有效治疗各类“气”病,包括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病证,如哮喘、胸闷、心悸、心烦、心绞痛等。

  医院针刺按摩该穴后自觉腹内气体流动,胸部舒畅宽松,有的还可听到肠鸣音。其实平时自己按揉就可以收到疏理气机的效果。每天按揉此穴下,时间约2~3分钟,便可达到《普济》一书中所说的:“气和志适,则喜乐由生。”

膻中--增强心肌供血的强效"救心丸"

  膻中很好找,就在两个乳头连线的中点。膻指的是胸部,膻中也就是胸部的中央,在胸膜当中,是心的外围,是代替心来行使职权的地方。膻中穴是心包经的募穴,募穴也就是脏腑之气汇聚的地方。所以膻中又被称为气会。

  这是什么意思呢?我们看故宫就知道,皇帝是住在最中央的,外面有一层又一层的大殿,每个地方都有皇家侍卫看守。在人体当中,充当皇家侍卫这个职责的就是人们经常说的宗气,它充盈于心脏的外围,协助心气推动心脉搏动。如果宗气不足的话,人体其它地方的气,就会来填补。就好像皇宫告急,外面的军队会迅速前来救援一样,所以称之为气会。

  对历史比较有兴趣的人可能会想到烽火戏诸侯的故事,周幽王为了讨自己心爱的妃子欢心,时不时地在烽火台上点火,召集各路诸侯前来。人体之气就像分散在四肢百脉的士兵,看似凌乱,却内有调度,人体一旦告急,它们会迅速地从四面八方汇聚过来,保护君主的安全。

  上面在讲气海穴的时候说到过,膻中是上气海,和下气海是互相照应的。如果中气不足或者出现问题,那么肯定会影响到下气海,进而影响到全身。这个呢,就好比宫廷内部发生了政变,虽然一时之间或许对老百姓没影响,但要不了多久,肯定会牵连全国。

  所以说,膻中穴是和人体最重要的物质活动基础--气密切相联的,但凡和气有关的疾病,如气虚、气机淤滞等等都可以找它来调治。我们在生活中经常发现,有人受了什么刺激,生气了,尤其是年纪大一点的女性,那叫一个惊天动地,又是捶胸顿足,又是心脏难受的,很可能把人给吓着。这时候啊,你也别以为人家动作夸张,实在是这些人,尤其是那些有心脏病、冠心病的人,这时候往往气运行不顺畅,气滞血淤,心脏供血不足,她肯定会很难受。这时候,就可以帮她刺激膻中穴,提高心肌供血。有这些疾病的朋友,发现胸口难受的时候赶紧坐下来休息,用大拇指轻轻地按揉膻中穴,给身体一点外力的帮助。实际上,临床实验也发现,刺激膻中,可以扩张血管,调整心脏功能。

  年纪大点的人,由于经年累月的堆积,血管往往有些堵塞,很难像年轻人那样顺畅自如。所以,平时作为一种保健措施,也可以经常按摩膻中,加强气的运行效率,这样对于防治心血管等方面的疾病也有很好的帮助。

  膻中穴也就是我们俗话说的心口窝的地方,也就是两乳头连线的中点。

《内经》曰:“膻中者,为气之海。”又曰:“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

膻中穴位于人体前正中线,两乳头连线之中点。经属任脉,是足太阴、少阴,手太阳、少阳与任脉之会。同时此穴也是心包募穴,少林点穴秘诀称此穴倘若被重击,则内气漫散,心慌意乱,神志不清。

任脉上脐下一寸半就有一个气海穴,膻中为上气海,脐下那个为下气海。考究膻中穴的具体位置,我们可以知道,这里指的气海其实就是宗气之海。宗气是饮食水谷所化生的营卫之气和吸入的大气相合而积于胸中的气。胸中不仅是宗气积聚之处,又是一身之气的运动输布的出发点。它有两大功能,其一是上出于喉咙而行呼吸,它关系到语言、声音、呼吸的强弱;其二是贯注心脉而行气血,凡气血的运行,以及肢体的寒温和活动能力,多与宗气有关。

三焦募石门

            

石门穴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2寸,仰卧取穴。

石门穴的作用

特异性:石门穴为三焦募穴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之下部的水湿云气。

运行规律:大部分外走三焦经所在的天部层次,小部分循任脉上行。

功能作用:募集三焦经气血,理气止痛、通利水道,石门穴有补肾调经、清利湿热作用。

主治疾病

石门穴主治小腹痛,疝气,月经不调,痛经,经闭,泄泻,痢疾,遗尿,尿闭,以及功能性子宫出血,尿潴留,高血压等。

石门穴主要用于小腹、肝肾及脾胃疾患等:如腹胀坚痛、小腹绞痛、奔豚、水肿、尿潴留、遗尿、遗精、阳痿、月经不调、崩漏、带下、产后恶露不尽、泻痢不禁等。

现又多用石门穴治疗胃下垂、消化不良、阑尾炎、慢性肠炎、高血压等。

治小便不利,泄利,小腹绞痛,阴囊入小腹,气淋,血淋,产后恶露不下止,阴缩入腹,奔豚,水肿,呕吐血,食谷不化,肠炎,子宫内膜炎。

石门穴意义

石门。石,肾主之水也。门,出入的门户也。该穴名意指任脉气血中的水湿在此再一次冷缩。本穴物质为关元穴传来的水湿云气,至本穴后再一次散热冷缩为天之下部的水湿云气,只有少部分水湿吸热后循任脉上行,本穴如同任脉水湿之关卡,故名。

利机。利,便利之意。机,古指弩箭的发动机关,为至巧之物。利机名意指本穴承传的阴柔水湿之气有通利、濡润人体全身关节的作用。

精露。精,水化之气也。露,显见之意。精露名意指本穴有明显的水湿之气循任脉上行。

丹田。此为道家术语,道家视脐下部位为丹田。

命门。命,性命也。门,出入的门户也。命门穴名意指本穴的上行气有维系人体性命的作用。

端田。端,尽头也。田,地也。端田名意指任脉的滞重水湿之气在此上升至尽头,维有清气方可上行。

三焦募。本穴物质为滞重的水湿之气,其性温,不同的膀胱之气血的寒湿,因此别走三焦所在的天部层次,故为三焦募。

附注:手少阳三焦经之募穴。

现代研究

针刺石门穴,可调整避孕妇女的血压,又可降低实验性高血压。

灸雌白鼠“石门”可以降低其受孕率,有一定避孕作用。

文献摘要

《针灸甲乙经》:女子禁不可刺灸中央,不幸使人绝子。

《类经图翼》:一传欲绝产,灸脐下二寸三分,阴动脉中三壮。

—END—

做公益我们是认真的!

长按扫码可







































北京中科癜风医院好嘛
白癜风治疗援助

转载注明: http://www.hweas.com/zysx/10112.html

Copyright 2008-2009 http://www.hwea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十二指肠炎 版权所有

>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