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内窥镜室开展无痛内镜检查
内窥镜室于11月17日开展无痛内镜(结肠镜、胃镜)检查,检查时间:每周一上午,检查流程:各科室临床医师开具申请单后,告知患者携带传染病四项及心电图报告单到内窥镜室预约诊疗。开展无痛内镜是内窥镜检查人性化的必然发展趋势,使更多的患者愿意接受内镜检查,有助于提高早期胃肠道肿瘤的诊治水平。
相对于一般内镜检查而言,无痛内镜就是指在内镜检查时通过应用镇静剂及(或)镇痛剂,使病人处于浅睡眠的麻醉状态,在舒适无痛苦的过程中完成整个检查,这样既可缩短检查时间,也可减轻患者的痛苦。内窥镜室本着“以患者为中心,靠技术求发展”的宗旨,制定了一系列完善的无痛内镜操作常规、诊治流程和护理规范,确保无痛内镜相关检查、治疗方案按照科学标准严格实施。内窥镜室全体医护人员将继续以爱心、细心、耐心和高质量的专业技能为病人服务,为患者解除病痛。
无痛内镜(结肠镜、胃镜)相关知识链接:
l传统胃肠镜检查
时间长、痛苦多、恶心、呕吐、腹痛往往导致操作困难;
病人恐惧拒绝检查,“做胃镜”=“痛苦+恶心+厌恶”
l无痛胃肠镜检查
患者无意识、无痛苦、无不适;
观察更清晰、更准确、更快捷。
相比较于普通胃镜,无痛胃镜具有以下优点:
1)因无恶心呕吐反射,可以更清晰的观察梨状窝、咽后壁、食道开口处的病变;
2)显然有利于初学胃镜者;
l但同时也伴有以下小小的缺点:
1)无痛胃镜没有常规胃镜中因呕吐反应使十二指肠向口端逆蠕动的情况,导致胃镜进入十二指肠困难;
2)无痛胃镜较难清晰显示食管齿状线,可能麻醉状态下,食管下段阻力减少,注入气体快速进入胃腔,食管下端反不易展开所致。
无痛肠镜注意事项
1.检查前需进行麻醉评估,并如实告知医生既往病史及药物过敏史;
2.检查前三天宜吃无渣或少渣半流质饮食,不吃蔬菜、水果等易影响肠道观察的食物;
3.如怀疑肠息肉,需做电切者不食牛奶及乳制品;
4.检查前一天晚饭后不应再吃东西;
5.检查当日晨7点~10点喝舒泰清4盒,期间大量喝水应超过ml直至排出清水便为止。10点后停止饮水。
无痛胃镜的适应症
l有胃镜检查适应证但恐惧常规胃镜检查者;
l剧烈呕吐或其他原因难以完成常规胃镜检查者;
l精神异常患者或伴有癫痫病史及小儿等不能合作者;
l伴有其他疾病而病情需要做胃镜检查者,如:老年人、高血压、轻度冠心病患者;
l早期食管癌和胃癌的局部粘膜下切除治疗;
l更有利于胃肠疾病复查、活检、取异物等。
无痛胃镜的禁忌症
l体形不佳者:极度瘦弱、恶病质或过度肥胖者;
l过敏体质,尤其是镇静药过敏者;
l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胃潴留;
l孕妇及哺乳期妇女;
l急性呼吸道感染者;
l慢性支气管炎肺代偿功能差、严重的肺心病或支气管哮喘;
l严重鼾症、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或术前血氧饱和度低于90%者;
l严重未控制的高血压或者低血压及严重贫血(Hb30~50g/L);
l严重心动过缓或房室传导阻滞
l严重的肝肾疾病、肝性脑病(包括亚临床期肝性脑病)。
肠镜检查的适应症
l慢性肠炎,溃疡性结肠炎、克隆氏病的定期复查;
l结肠息肉的电凝电切治疗和定期复查;
l肠癌病人,术前需明确肿瘤类型、病变范围。术后也需定期复查,以便观察病情的变化;
l肠内病变的治疗、异物取出;
l钡餐检查发现溃疡、息肉或肿瘤,需作肠镜检查活检定性;
l其他腹部不适、腹胀、隐痛、进食减少、消瘦、黑便、疑有消化系统疾病,经各种检查尚未确认者,都应作肠镜明确诊断。
无痛肠镜禁忌症
l对麻醉药物过敏者;
l妇女月经期不宜检查;
l肛管直肠狭窄、内窥镜无法插入者;
l肛管直肠急性期感染者,如肛裂、肛周脓肿等;
l有腹膜刺激症状的患者,如肠穿孔、腹膜炎者;
l腹腔、盆腔手术后早期,怀疑有穿孔、肠瘘或广泛腹腔粘连者。
无痛胃肠镜相对禁忌症
l贫血;
l冠心病;
l严重高血压(近期未控制良好);
l年老体衰(无严格的量化指标);
l心肺肝肾功能不全者;
l妇女妊娠期慎做。
无痛内镜不良反应与对策
l舌后坠:双手托下颌,可减少呼吸不畅;
l氧饱和度下降:不断改善通气直至面罩通气;
l呛咳及躁动:追加麻药;
l心律失常:暂停操作,对症处理;
l血压下降:对症处理;
l恶心呕吐:预防误吸,对症处理;
l返流误吸:很严重!需积极处理;
l检查后不适:延长观察期,对症处理,部分人群难以避免。
检查需要有人陪同吗?
l无痛胃肠镜检查必须要有至少1名成人亲友陪同:
l检查后即刻需要亲友床旁照看;
l检查后15min需要交病理化验费用;
l检查后3小时内需要有人陪伴;
l检查后8小时内禁食辛辣食物,不能饮酒;
l检查后8小时内不得驾驶机动车辆、进行机械操作和从事高空作业;
l检查后8小时内最好不要做需要精算和逻辑分析的工作。
无痛内镜离院标准
l完全清醒
l步态稳健
l定向力恢复
l无疼痛不适
l呼吸循环稳定
北京现在治疗白癜风需要多少钱在北京治疗白癜风要多少钱转载注明: http://www.hweas.com/zlyz/6682.html
- 上一篇文章: 几乎失传的手诊口诀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
- 下一篇文章: 全面常见疾病初步诊断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