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美好的寓意,
吃鱼时不小心将鱼刺卡到喉咙或者食道里,
你想到的第一个解决方案是什么?
馒头噎?醋泡?
放下这些错误的执念,
让我们从根源看待问题。
先从我们熟悉的解剖学知识入手,了解我们自己身体的“危险区域”
鱼刺易卡部位:
鱼刺从口腔到肛门要“长途跋涉”整个消化道,但最常见于咽喉和食道。
食管的解剖学结构:
(答应我这些知识不许还给系解老师)
食管是长管状的器官,是消化道最狭窄的部分。它的上端在环状软骨处与咽部相连接,下端穿过横膈膜肌1~4厘米后与胃贲门相接。从门齿到食管入口处的距离约15厘米,到贲门约40厘米。
食管的分段:
食管分为颈、胸、腹(亦即上、中、下)三段。颈段长约5厘米,是指由食管开始端至颈静脉切迹平面的一段,胸段长约15厘米,上接食管颈段,下至横膈膜肌食管裂孔。腹段仅1~3厘米,上接胸段,下接胃贲门部,与肝左叶后缘相邻。除腐蚀性食管炎外,其他疾病引起的食管溃疡,多发生在食管的中、下段。
食管的三个生理狭窄:
第1个狭窄位于环状软骨下缘,即相当第6颈椎下缘平面,距门齿15厘米;第2个狭窄位于左主支气管及主动脉弓处,即第4~5胸椎之间的高度,距门齿约25厘米;第3个狭窄位于横膈膜肌的食管裂孔处,距门齿35~40厘米。食管的这三个狭窄,是异物滞留和食管癌的好发部位。
食管的组织结构:
食管壁分黏膜、黏膜下层、肌层和外膜四层。黏膜:包括上皮层和固有腺。黏膜下层:由疏松结缔组织组成,内有血管、淋巴管和神经丛;肌层:分两层,内层环行,外层纵行。肌肉收缩产生蠕动,推动食物进入胃内;外膜:除腹段为浆膜外。
以下小编结合真实案例来分析鱼刺可能导致的几种常见后果(有图,请谨慎观摩)
1、卡在食管中,刺破食管和气管,产生食管气管瘘。
2、卡在食管中,刺破食管和动脉壁,造成大出血。
3、卡在消化道,较长时间停留导致炎症感染。
4、卡在消化道,刺破心脏。
卡在食管中,刺破食管和气管,产生食管气管瘘
案例:
47岁的马阿姨就餐时不慎被鱼刺卡喉,在使用多种土法无效医院就诊,未发现异常。回家后发烧一段时间后痊愈。半月后颈部右侧起一质地较硬的凸起,经医院检查,实为鱼刺穿过食管,颈静脉,肌肉,皮肤冒出体外的表现。倘若鱼刺稍微偏差扎中颈动脉,或者诱发严重感染,她都极有可能有生命危险。
在马阿姨脖子上鼓起的小包
从马阿姨脖子中取出的鱼刺
来源:-05-11
资讯流行东莞
卡在食管中,刺破食管和动脉壁,造成大出血
案例:
许先生今年61岁。9月25日,他和一些老友聚餐,席间聊得起劲,他夹起一块鱼肉塞进嘴里,嚼了几下就囫囵吞下去了。过了一会儿,他感觉肚子发胀,胸口有些痛。等到聚会结束,许先生回家路上很不舒服,感觉心痛得厉害。回到家,女儿觉察到他不对劲,医院。CT检查发现,许先生食道中段卡着一个鱼扁骨,长约3厘米、宽约1.5厘米。鱼骨卡在食道第二狭窄处,已刺破了食管,并刺破了主动脉弓。医生手术探查发现,鱼骨已将主动脉弓底部刺破,从主动脉弓破口流出的血液形成纵膈巨大血肿,血肿破后,主动脉中的血大量涌出。"出血可以用井喷来形容,短时间内患者就会失血过多而死亡。"
来源:.10.25厦门日报
福建之窗-news..
转载注明:
http://www.hweas.com/zlyz/131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