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十二指肠炎 > 治疗原则 > > 正文 >

真题回忆执业医师每日一真题回忆D

91.女,35岁。1年前出现左眼睑下垂、视物成双,伴四肢无力,休息后减轻,疲劳后加重。半年前出现右眼睑下垂,伴饮水呛咳声音嘶哑。该病的产生机制是

A.终板膜因胆碱酯酶失活而持续去极化

B.神经-骨骼肌接头处乙酰胆碱释放减少

C.终板膜上的乙酰胆碱受体受到破坏

D.骨骼肌肌膜上的电压门控Na+通道失活

E.运动神经末梢电压门控Ca2+通道失活

92.男,22岁。反复发作,上腹部疼痛6个月。胃镜检查见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该患者不出现的生理变化是

A.迷走神经功能亢进

B.促胃液素水平升高

C.内因子分泌减少

D.胃蛋白酶分泌增加

E.胃酸分泌增加

93.男,28岁。乏力、纳差10余天。伴厌油及干呕、小便浓茶色。查体:皮肤、巩膜黄染、剑突下轻压痛,无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实验室检查:ASTU/L,ALTU/L,TBi.20mmol/L。乙肝表面抗原、乙肝E抗原、乙肝核心抗体均阳性。该患者肝脏最可能的病变是

A.肝细胞淤胆和羽毛状坏死

B.肝细胞桥接坏死和碎片状坏死

C.肝细胞广泛变性和点灶状坏死

D.肝细胞大片坏死并结节状再生

E.仅汇管区淋巴细胞浸润

94.男,35岁。牙龈出血、皮肤瘀斑,间断鼻出血10天,既往体健。血常规:Hb64g/L,WBC10.5×/L,P1t26×/L。骨髓细胞学检查:增生明显活跃,胞浆中较多颗粒且MPO染色强阳性的细胞占0.65,其中有的可见成堆Auer小体,若进行流式细胞术检查,此种细胞最可能的细胞免疫学表型是

A.CD14阳性、HLA-DR阳性

B.CD41阳性、CD19阳性

C.CD10阳性、CD19阳性

D.CD13阳性、HLA-DR阳性

E.CD33阳性、HLA-DR阴性

95.某患者因肺部感染入院,经多种抗菌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主治医师刘某值夜班时发现患者病情危重,需要使用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治疗。依照《抗菌药物临床使用管理办法》规定,刘某越级使用了抗菌药物,同时详细记录用药指征,并在规定时限内补办了越级使用抗菌药物的必要手续。该时限是

A.12小时

B.3小时

C.24小时

D.6小时

E.2小时

96.女,35岁。颈部肿块4年余,随吞咽上下移动。近3个月肿块增大明显。手术切除后病理诊断为甲状腺滤泡状腺癌。其最主要的病理诊断依据是

A.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明显异型性

B.甲状腺间质中出现大量淀粉样物质

C.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侵犯包膜

D.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核呈毛玻璃样改变

E.甲状腺组织内出现乳头结构

97.已知人体血铅值仅以过高为异常,且其服从正偏态分布,若要估计某地成年人血铅含量的95%医学参考值范围,宜采用

A.>P5

B.P2.5~P97.5

C.P5~P95

D.<P95

E.<P97.5

98.男,28岁。反复,上腹痛2年,以夜间及空腹时为主,加重并呕吐宿食2周,伴口渴及少尿。该患者可能存在的电解质紊乱类型是

A.低钙

B.高钾高氯

C.高钙

D.高钠高氯

E.低钾低氯

99.男,66岁,反复咳嗽、咳痰12年,呼吸困难进行性加重半年,查体:桶状胸,双肺呼吸音减弱。胸部X线片示双肺野透亮度增高:膈肌低平。该患者肺功能检查项目中数值最可能增加的是

A.VC

B.FEV

C.FVC

D.FEV1/FVC

E.FRC

.男,45岁。间断,上腹部不适1年。血Hb85g/L,粪隐血(+)。黏膜活组织病理检查:慢性炎症,间质中见散在印戒细胞。诊断是

A.消化性溃疡

B.慢性肥厚性胃炎

C.慢性萎缩性胃炎

D.胃癌

E.慢性浅表性胃炎

答案:91-95:CCCEC96-:CDEED

91.答案:C

解析:根据出现的症状:可以知道该患者考虑为重症肌无力。重症肌无力是一种神经--肌肉接头传递功能障碍的获得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由于神经--肌肉接头突触后膜上ACHR受损引起。临床主要表现为部分或全身骨骼肌无力和极易疲劳,活动后症状加重、经休息和胆碱酯酶抑制剂治疗后症状减轻。

92.答案:C

解析:内因子分泌减少会导致自身免疫性胃炎并不会导致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迷走神经功能亢进,促胃液素水平升高,胃蛋白酶分泌增加,胃酸分泌增加均是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生理变化。

93.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乙肝表面抗原、乙肝E抗原、乙肝核心抗体均阳性可知患者急性普通型病毒性肝炎。各型病毒性肝炎病变基本相同,都是以肝细胞的变性、坏死为主,同时伴有不同程度的炎细胞浸润、肝细胞再生和间质纤维织织增生。懒人出品,必属精品。肝细胞淤胆和羽毛状坏死→胆汁性肝硬化;肝细胞桥接坏死和碎片状坏死→重度慢性肝炎;肝细胞大片坏死并结节状再生→亚急性重型肝炎。

94.答案:E

解析:根据题干胞浆中较多颗粒且MPO染色强阳性的细胞占0.65,其中有的可见成堆Auer小体,可知该患者为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根据白血病细胞表达的系列相关抗原,确定其来源。造血干/祖细胞表达CD34,APL细胞通常表达CD13、CD33和CD,不表达HLA-DR和CD34,还可表达CD9。

95.答案:C

解析:《抗菌药物临床使用管理办法》规定第二十八条因抢救生命垂危的患者等紧急情况,医师可以越级使用抗菌药物。越级使用抗菌药物应当详细记录用药指证,并应当于24小时内补办越级使用抗菌药物的必要手续。

96.答案:C

解析:甲状腺滤泡状腺癌恶性程度高,预后差肉眼观,结节状,有包膜,但光镜下血管和(或)包膜浸润;部分病例包膜不完整,浸润周围甲状腺组织(C对)。甲状腺间质中出现大量淀粉样物质为髓样癌(B错)。甲状腺组织内出现乳头结构、细胞核呈毛玻璃样改变为乳头状癌(DE错)。

97.答案:D

解析:偏态分布资料医学参考值的制定采用百分位数法;如果过高为异常则计算单侧上限因此95%的单侧上限为P95。懒人出品,必属精品。

98.答案:E

解析:根据题干腹痛2年,以夜间及空腹时为主提示十二指肠溃疡,加重并呕吐宿食说明幽门梗阻,临床症状常有:明显上腹胀痛,餐后加重,呕吐后腹痛可稍缓解,呕吐物可为宿食;严重呕吐可致失水,低氯低钾性碱中毒;体重下降、营养不良。

99.答案:E

解析:根据题干可以知道该患者考虑COPD,肺功能指标COPD患者在时间-容量曲线上表现为呼气流量减少,呼气时间延长,不能达到呼气平台或达到平台时间超过6秒,FEV1及其与FVC的比值FEV1/FVC显著下降,MMEF等指标也有显著下降,FVC可在正常范围或下降。流速容量曲线呈典型的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的特点。呼气相降支向容量轴的凹陷,凹陷越明显者气道阻塞越重。呼气流量指标PEF、FEF50%、FEF75%等指标下降。懒人出品,必属精品。关于COPD的严重程度的判断,将FEV1/FVC70%作为诊断COPD的必要条件,并根据FEV1作出严重度分级的判断。所有FEV1值均是指使用支气管舒张剂后的FEV1。

.答案:D

解析:间质中见散在印戒细胞高度提示胃癌晚期。消化性溃疡:胃镜下所见典型的胃溃疡多见于胃角和胃窦小弯,活动期消化性溃疡一般为单个,也可多个,呈圆形或卵圆形。大多数活动性溃疡直径<10mm,边缘光整,底部由肉芽组织构成,覆以灰黄色渗出物,周围黏膜常有炎症水肿。溃疡深者可累及胃壁肌层甚至浆膜层,累及血管时可导致出血,侵及浆膜层时引起穿孔。愈合期溃疡,可见瘢痕。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形态与胃溃疡相似,多发生在球部,以紧邻幽门环的前壁或后壁多见,十二指肠球部可因反复发生溃疡,瘢痕收缩而形成假性憩室。显微镜下,溃疡所致的黏膜缺损超过黏膜肌层。慢性肥厚性胃炎:胃镜检查主要有以下特点:(1)黏膜皱襞粗大加深变宽,呈脑回状;(2)黏膜皱襞上可见横裂,有多数疣状隆起的小结;(3)黏膜隆起的顶端常伴有糜烂。镜下观:腺体肥大增生,腺管延长,有时增生的腺体可穿过黏膜肌层。粘膜表面黏液分泌细胞数量增多,分泌增多。黏膜固有层炎性细胞浸润不显著。患者常有胃酸低下及因丢失大量含蛋白的胃液引起的低蛋白血症。慢性萎缩性胃炎:萎缩性胃炎的黏膜色泽变淡,皱襞变细而平坦,黏液减少,黏膜变薄,有时可透见黏膜血管纹。慢性浅表性胃炎:胃镜下,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黏膜呈红黄相间,或黏膜皱襞肿胀增粗。

请把这篇文章转给所有人看到

懒人医考在医考培训领域深耕10年拥有独立的教研中心与考试研究团队培训科目涵盖助理医师、执业医师西医/中医

目前累计帮助6万+学员顺利取证

为社会培养了大量的优秀医疗系统工作者

扫描
转载注明: http://www.hweas.com/zlyz/12877.html

Copyright 2008-2009 http://www.hwea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十二指肠炎 版权所有

>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