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十二指肠炎 > 治疗原则 > > 正文 >

雷贝拉唑钠肠溶片致急性间质性肾炎1例

病例资料患者女,60岁,因Scr升高1周,于年7月8日入院。患者有慢性胃炎史,约8周前(5月11日)因胃部不适在外院就诊,给予雷贝拉唑钠肠溶片(20mg,1次/d)口服,持续2周。停药5周后出现口干,进干食需水送服,上腹不适,大便干燥,体重较前下降10kg。7月1日在外院就诊,Scrμmol/L,BUN13.6mmol/L,白蛋白41g/L,尿隐血(++)、蛋白(+++)、葡萄糖(+++),为进一步诊治入院。无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史,无食物及药物过敏史。体格检查体温36.3℃,心率80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88mmHg(1mmHg=0.kPa)。实验室检查WBC6.0×/L,RBC3.16×/L,Hb85g/L,白蛋白38.1g/L,钾3.4mmol/L,铁5μmol/L,Scrμmol/L,BUN15.6mmol/L;24h尿蛋白定量mg;24h液体摄入量ml,24h尿量ml。诊断急性肾损伤;急性间质性肾炎(AIN)疑诊;慢性胃炎;中度贫血;低钾血症。治疗给予醋酸泼尼松25mg、碳酸氢钠1g、吉法酯mg、盐酸伊托必利50mg、碳酸钙0.75g、琥珀酸亚铁0.1g、叶酸5mg、尿毒清颗粒1袋口服,均3次/d;重组人促红素注射液IU皮下注射,1次/2周。7月22日,实验室复查:Scrμmol/L,BUN13.8mmol/L,24h尿蛋白定量mg。肾活检:肾小管炎性细胞(嗜酸粒细胞、浆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局灶性浸润,至基底膜和肾小管上皮细胞;无微脓肿或病毒细胞病变,免疫球蛋白、补体和轻链免疫荧光染色阴性;肾小球形态正常;未见慢性肾脏病病变。急性间质性肾炎诊断明确,继续原有治疗。8月12日复查,RBC4.32×/L,Hbg/L,白蛋白41.8g/L,Scrμmol/L,BUN10.8mmol/L;24h尿蛋白定量1mg,尿隐血(-),尿葡萄糖(+)。患者口干,上腹不适症状缓解,体重无变化。病情稳定当日准予出院,院外继续口服醋酸泼尼松、碳酸氢钠、碳酸钙和吉法酯。年1月16日门诊复查:Scrμmol/L,BUN6.4mmol/L;尿蛋白(+),隐血和葡萄糖均阴性。讨论患者因慢性胃炎口服雷贝拉唑钠肠溶片2周,停药5周后出现Scr水平进行性升高,诊断为急性肾损伤;肾活检病理诊断为AIN;给予糖皮质激素,同时予以护胃、补钙、补钾、纠正贫血等治疗,6个月后肾功能恢复。考虑为雷贝拉唑钠引起的不良反应。雷贝拉唑钠属于质子泵抑制剂(PPI),可快速抑制胃酸分泌,保护十二指肠、胃内膜。药物通过与H+/K+-ATP酶进行结合,达到持久抑制胃酸分泌的作用。AIN是一种主要影响肾小管及间质组织的肾功能损伤综合征,药物是引起AIN的原因之一。PPI所致肾损伤主要表现为Scr、BUN增高,血尿,蛋白尿,排尿困难,贫血,体重下降,严重者可致间质性肾炎,甚至导致急性肾衰竭。病理学检查光镜下主要表现为肾间质水肿,灶性或弥漫性炎细胞浸润。药物引起AIN中浸润细胞以淋巴细胞和浆细胞为主,还可见较多嗜酸粒细胞;肾小管可有上皮细胞变性、灶性坏死及再生,肾小球及肾血管正常或病变较轻。免疫荧光检查多呈阴性,有时可见IgG、C3沿肾小管基底膜呈线样或颗粒状沉积。PPI在清除前需在肝内进行生物转化,大部分在体内经CYP2C19及CYP3A4代谢。CYP2C19慢代谢型对PPI的清除率较低,致药物在血浆中浓度升高。CYP2C19基因型和表型都不是PPI相关AIN的危险因素,这也间接解释了PPI致AIN与药物接触时间以及药物剂量无关,而属于一种异质性的免疫反应。口服PPI至出现AIN的时间为2周至6个月不等。研究显示,PPI致AIN患者肾功能均在停药后恢复,其中1/3患者接受了激素治疗,平均恢复时间为35.5周。对于PPI所致AIN的治疗,应及时停用致病药物,轻症患者多在停药后迅速好转。对于病情较重患者应尽快开始激素治疗(诊断后5d内)。激素治疗方案:甲泼尼龙冲击疗法(mg×3d)→泼尼松口服(1mg/kg,维持1~2周)→泼尼松逐渐减量(4~6周)。激素治疗2周后肾功能未见好转者,应停用激素,给予吗替麦考酚酯(起始剂量1.5~2g/d,之后缓慢减量,持续12~24个月)。国内PPI应用广泛,近年来该类药物诱发AIN的报道日渐增多,本例提示在AIN的病因分析及鉴别诊断中应考虑相关药物因素。摘自:药物不良反应杂志,,19(4):-.

长按
转载注明: http://www.hweas.com/zlyz/11714.html

Copyright 2008-2009 http://www.hwea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十二指肠炎 版权所有

>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