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又到中秋日,与君共此时
月下独酌●李白(唐)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相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水调歌头●苏轼(北宋)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中秋节的起源
关于中秋节的起源,说法较多。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礼记·月令》上说:“仲秋之月养衰老,行糜粥饮食。”
一说它起源于古代帝王的祭祀活动。《礼记》上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夕月就是祭月亮,说明早在春秋时代,帝王就已开始祭月、拜月了。后来贵族官吏和文人学士也相继仿效,逐步传到民间。
二是中秋节的起源和农业生产有关。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秋”字的解释是:“庄稼成熟曰秋”。八月中秋,农作物和各种果品陆续成熟,农民为了庆祝丰收,表达喜悦的心情,就以“中秋”这天作为节日。“中秋”就是秋天中间的意思,农历的八月是秋季中间的一个月,十五日又是这个月中间的一天,所以中秋节可能是古人“秋报”遗传下来的习俗。
也有历史学家研究指出,中秋节起源应为隋末唐军于大业十三年八月十五日,唐军裴寂以圆月作为构思,成功发明月饼,并广发军中作为军饷,成功解决因大量吸收反隋义军而衍生之军粮问题。
中秋节的发展
中秋节赏月的风俗,据历史学家推断,最初是古代宫廷文人兴起,然后扩散到民间的。早在魏晋乐府《子夜四十歌》中,就有一首《秋有月》描写道:“仰头望明月,寄情千里光。”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中秋节开始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就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传说唐玄宗梦游月宫,得到了霓裳羽衣曲,民间才开始盛行过中秋节的习俗。
北宋,正式定八月十五为中秋节,并出现“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的节令食品。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说:“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而且“弦重鼎沸,近内延居民,深夜逢闻笙芋之声,宛如云外。间里儿童,连宵婚戏;夜市骈阗,至于通晓。”吴自牧《梦梁录》说:“此际金凤荐爽,玉露生凉,丹桂香飘,银蟾光满。王孙公子,富家巨室,莫不登危楼,临轩玩月,或开广榭,玳筵罗列,琴瑟铿锵,酌酒高歌,以卜竟夕之欢。至如铺席之家,亦登小小月台,安排家宴,团围子女,以酬佳节。虽陋巷贫篓之人,解农市酒,勉强迎欢,不肯虚度。此夜天街卖买,直至五鼓,玩月游人,婆婆于市,至烧不绝。”更有意思的是,《新编醉翁谈录》记述拜月之俗:“倾城人家子女不以贫富能自行至十二三,皆以成人之眼眼饰之,登楼或中庭焚香拜月,各有所朝;男则愿早步蟾宫,高攀仙桂。……女则愿貌似嫦娥,圆如皓月。”
明清两朝的赏月活动,盛行不衰。“其祭果饼必圆”;各家都要设“月光位”,在月出方向“向月供而拜”。陆启泓《北京岁华记》载:“中秋夜,人家各置月宫符象,符上免如人立;陈瓜果于庭,饼面绘月宫蟾免;男女肃拜烧香,旦而焚之。”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云:“是夕,人家有赏月之宴,或携柏湖船,沿游彻晓。苏堤之上,联袂踏歌,无异白日”;“民间以月饼相邀,取团圆之义”。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称:“中秋月饼,以前门致美斋者为京都第一,他处不足食也。呈供月月饼到处皆有。大者尺余,上绘月宫蜡兔之形。”“每届中秋,府第朱门皆以月饼果品相馈赠。至十五月圆时,陈瓜果于庭以供月,并祀以毛豆、鸡冠花。是时也,皓魄当空,彩云初散,传杯洗盏,儿女喧哗,真所谓佳节也。唯供月时男子多不叩拜。”同时这五百多年中还推出“烧斗香”、“走月亮”、“放天灯”、“树中秋”、“点塔灯”、“舞火龙”、“曳石”、“卖兔儿爷”等节庆活动;其中的赏月,吃月饼、团圆饭等习俗,一直流传到今天。
中秋节是中国的传统佳节。根据史籍的记载,“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一书中。到魏晋时,有“谕尚书镇牛淆,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的记载。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中国的主要节日之一。这也是中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中秋节的习俗
祭月、赏月、拜月、观潮、燃灯、猜灯谜、吃月饼、品桂花酒等
四川省人过中秋除了吃月饼外,还要打粑、杀鸭子、吃麻饼、蜜饼等。有的地方也点桔灯,悬于门口,以示庆祝。也有儿童在柚子上插满香,沿街舞动,叫做“舞流星香球”。嘉定县中秋节祭土地神、扮演杂剧、声乐、文物,称为“看会”。
受中华文化的影响,中秋节也是日本、越南、朝鲜半岛等地的传统节日。
中秋节的美丽传说故事
嫦娥奔月远古时候天上有十日同时出现,晒得庄稼枯死,民不聊生,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力大无穷,他同情受苦的百姓,拉开神弓,一气射下九个多太阳,并严令最后一个太阳按时起落,为民造福。后羿妻子名叫嫦娥。后羿除传艺狩猎外,终日和妻子在一起。不少志士慕名前来投师学艺,心术不正的蓬蒙也混了进来。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药。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暂时把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嫦娥将药藏进梳妆台的百宝匣。三天后,后羿率众徒外出狩猎,心怀鬼胎的蓬蒙假装生病,没有外出。待后羿率众人走后不久,蓬蒙持剑闯入内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对手,危急之时她转身打开百宝匣,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嫦娥吞下药,身子立时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傍晚,后羿回到家,侍女们哭诉了白天发生的事。后羿既惊又怒,抽剑去杀恶徒,蓬蒙早已逃走,后羿气得捶胸顿足,悲痛欲绝,仰望着夜空呼唤嫦娥,这时他发现,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洁明亮,而且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后羿思念妻子,便派人到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嫦娥平时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的嫦娥。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
吴刚折桂相传月宫里有一个人叫吴刚,是汉朝西河人,曾跟随仙人修道,到了天界,但是他犯了错误,仙人把他贬谪到月宫,每天都砍伐月宫前的桂树,以示惩处。这棵桂树生长繁茂,有五百多丈高,每次砍下去之后,被砍的地方又会立即合拢。李白在《赠崔司户文昆季》一诗中写道:“欲斫月中桂,持为寒者薪”。
玉兔捣药嫦娥身边有只玉兔。据说嫦娥身体变轻,开始升空时,惶恐中抱起了一直喂养的白兔。白兔便随她一起上了月亮。玉兔在月宫有一只捣药杵,夜晚在药臼中捣制长生不老的灵药。这个神话传到日本后,变成了玉兔在捣年糕。
中秋话养生
中秋养生要“食之有道”
中秋小长假期间,亲朋好友聚会不断,时不时就要出去“搓上一顿”大餐。面对餐桌上的丰盛美食,很多人会难抵诱惑,放开肠胃大吃一通。
“暴饮暴食很容易造成食积,引发消化不良等胃肠疾病,例如,急性胃肠炎、胰腺炎等。”专家医生建议,“秋天是收获的季节,食物种类很多,因此要坚持适量多样的均衡饮食原则。”
早晨食粥。如明代李挺认为“盖晨起食粥,推陈致新,利膈养胃,生津液,令人一日清爽,所补不小。”中医提倡在秋季每天早晨吃粥,尤其是初秋时节,不少地方仍然是湿热交蒸,以致脾胃内虚,抵抗力下降,这时若能吃些温食,特别是喝些药粥,例如粳米或糯米,均有极好的健脾胃、补中气的功能。在秋季较为推崇的粥有甘蔗粥、玉竹粥、沙参粥、黄精粥等。
少辛增酸。“所谓少辛,是指要少吃一些辛味的食物,防止肺气太盛。”中医认为,金克木,即肺气太盛可损伤肝的功能,故在秋天要“增酸”,以增加肝脏的功能,抵御过剩肺气之侵入。一定要少吃一些辛味的葱、姜、韭、蒜、椒等辛味之品,而要多吃一些酸味的水果和蔬菜。“少辛增酸”,就是说少吃葱、姜、蒜、辣椒等辛辣食品;多吃偏酸性水果,例如苹果、葡萄、石榴、杨桃、柠檬、柚子、山楂、枇杷等。
应忌苦燥。中医认为,苦性燥,苦燥之品易伤津耗气。《素问—五脏生成篇》中言:“多食苦,则皮槁而毛拔。”秋季燥邪当令,肺为娇脏,与秋季燥气相通,容易感受秋燥之邪。许多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往往从秋季开始复发或逐渐加重。因此,秋令饮食养生应忌苦燥。
素淡结合。医生建议,秋季干燥,应当多进食些如蜂蜜、芝麻、杏仁等性滋润味甘淡的食品,既补脾胃又能养肺润肠,可防止秋燥带来肺及肠胃津液不足常见的干咳、咽干口燥、肠燥便秘等身体的不适症候或肌肤失去光泽、毛发枯槁的征象。
因此,秋季饮食应当以甘淡滋润为宜。可多吃些具有润肺润燥的新鲜瓜果蔬菜,水果如:梨、柿、柑橘、香蕉等;果蔬则可多食胡萝卜、冬瓜、银耳等以及豆类及豆制品,还有食用菌类、海带、紫菜等。
中秋养生要“饮之有度”
饮水喝汤保健康
秋天不如夏天叫渴,经常容易忘了喝水。所以,秋季千万别等到口渴甚至嗓子冒烟了才想起喝水。专家建议,最好的饮水时机是,清晨起床后饮水一杯,改善一夜机体相对缺水的状态,使血液浓度稀释。这种方法尤其对那些患有高血压、心血管疾病以及便秘者更为有益。同时也要注意到饮水间隔时间的均匀。人一天至少需要毫升水,可分4至7次摄入。一天之中,除三顿饮食摄入一定量水外,晨起,上午10时左右,下午3时左右,晚睡前等时段还要各摄入至毫升水。深秋喝汤可选萝卜汤、百合红枣汤、豆腐青菜汤。秋末初冬,天气寒冷时,牛、羊肉配萝卜,白菜豆腐加排骨,热热地煮上一锅,非常不错。
饮酒切忌伤肝脾
亲朋好友中秋团聚,难免会喝上几杯美酒助兴。那么,中秋时节饮酒需要注意些什么呢?专家建议,“饮酒一定要限量。一般来说,白酒应该控制在50g以下,红酒应该控制在ml以下。秋季可以喝些米酒,老幼皆宜,尤其是对于脾胃虚寒的人,有散寒活气,养血滋阴的功能。”一旦饮酒过量,又该如何解酒护肝呢?
中医认为,葛花能够促进胆汁分泌,加强肝脏解毒功能,有解酒的功效。花茶对于解酒也有一定效果。
茶水配搭更有益
饮茶需要先判断个人体质,不同体质的人喝的茶也是不一样的。比如绿茶,体虚的人喝绿茶就容易造成腹泻。王玲玲医生建议,秋季气温走低,昼夜温差加大,女性可以选择一些炒制的茶叶温补,例如红茶和花茶。而儿童、虚寒体质的人群可以选择山楂与麦芽,秋季活动量会减少,体内容易湿积,而山楂与麦芽有健脾的功效,对儿童与虚寒体质的人很有好处。对于高血脂、高血压的人,可以选择苦荞麦茶,有净化血液、改善血液循环的功效。
中医认为,春季应饮花茶,夏季饮绿茶,秋季饮白茶,冬季饮黑茶。专家提示:秋季可以多饮一些白茶,例如,白毫银针、贡眉、寿眉、白牡丹等。能够促进血糖平衡、保肝护肝、提升人体造血机能等有很好的作用。
中秋养生要“作息有律”
俗话说,“春困秋乏夏打盹儿”。
秋天,阴气始盛,阳气始衰,人极易疲乏。所以说,秋季的睡眠非常重要。
说到秋季睡眠,早在我国古代典籍《黄帝内经》上就记载说:“秋三月,早卧早起,与鸡俱兴”。意思是说,秋季,宜早睡早起。中医认为,早睡早起能够顺应阳气的生长,使肺气得以舒张。
秋季最重要的是要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身体本来就疲乏,如再不能保证睡眠时间,整天都会提不起精神,既影响工作,又影响生活质量。白金尚医生建议,成年人每天应保证7至8小时的睡眠时间,老年人要保证在9至10小时,稍微再上岁数的老人宜在10至12小时内。
同时,更应重视睡眠质量。秋季睡眠,易乱梦纷扰。这样即使睡足了时间,也仍不解乏。所以,在睡前要注意不饱餐,学会心态平静地入睡。适时还可在白天加个午觉,实在不行,应及时找医生调理。当然,床铺的软硬度要合理,枕头的高低要合适,太高易落枕,太低会造成颜面浮肿。枕高最好保证在8至15厘米之间。被褥可选用温暖薄厚适中的棉质品。由于天气变化快,早晚温差比较大,中秋养生要注意防病为先。
温馨提示“月饼”好吃要适量!
月饼,作为一种特殊的节日食品,承载着近千年的历史文化和人们渴望团聚美满的良好祝愿,所以,吃月饼也是一种精神需要,更是一种饮食文化。如何将“高糖、高脂、高热量”的月饼吃出健康呢?
1.老人儿童不宜食用过量月饼
脾胃病科主任白金尚医生说,月饼中的糖、油脂含量较高,会增加血液稠度,给身体带来不适。尤其是对于老人和儿童来说,更要严格控制月饼食用量。“因为老人消化吸收能力差,儿童消化系统发育尚不健全,过量食用高糖、高脂肪月饼会导致胃肠负担加重,引起消化不良、腹泻等胃肠疾病。”因此,白金尚医生建议,中秋节期间一定要适量食用月饼。成年人过量食用月饼也会对肠胃造成较大负担。
2.病人不宜食月饼
例如,胆囊炎、胆石症患者不宜多吃月饼,重则可能诱发疾病。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患者千万不要多吃月饼。因为月饼中的糖、油脂等可增加血液稠度,加重心脏缺血程度,甚至可诱发心肌梗塞。十二指肠炎或胃炎的患者食用月饼会对疾病愈合不利,应控制食用。肾炎病人忌咸食,而有的月饼含盐量较多,食后常会感到口干舌燥,易喝水过多,加重肾脏负担,使肾性高血压加重,并易出现水肿。糖尿病患者更不能食用。因月饼含糖量高,吃得过多,可使血糖急剧升高,使病情加重。
3.“保健月饼”不保健
在这个讲究“保健”的时代,任何产品只要被冠以“保健”的功效,都会“增值”。鲍鱼、鱼翅、燕窝、螺旋藻、西洋参等,这些昂贵食材加入月饼之中,月饼“摇身一变”,身价就会上涨十几甚至几十倍。这些“保健月饼”真的能起到保健的效果吗?
医生认为,保健月饼起不到健康养生作用。例如,西洋参、螺旋藻、人参等食材确实有保健价值,但在高温的加工过程中,会反式这些食材中的不饱和脂肪酸,从而失去了养生保健的功效。
月
圆
人
团
圆
分享
点击右上角--分享朋友圈亲们还可以咨询小编哦!---官方网站:白癜风早期治疗澳门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院转载注明: http://www.hweas.com/zlfa/5540.html
- 上一篇文章: 胃十二指肠溃疡手术引起假性动脉瘤一例
- 下一篇文章: 脊椎与全身的疾病,这些不适说明你的脊椎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