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佳节养生保健的正确打开方式
螃蟹
养筋益气,解结散血
花
好
月
圆
中秋吃蟹,是流传已久的习俗。俗话说:秋生紫苏为蟹香。烹制螃蟹时加入三两片紫苏叶,可解毒止泻、去腥驱寒、降低胆固醇。当然加入黄酒和生姜同样能降降大寒之气。
螃蟹很美味,但并非人人都适宜吃。蟹性寒:虚寒、脾胃不足的人应该要少吃;蟹活血:月经期间、怀孕、失血者不宜吃;蟹是发物:皮肤过敏、生疮、头皮屑多、头面油脂分泌多的人不宜吃。吃蟹六忌:忌吃生蟹、死蟹、久存熟蟹,忌吃过多,忌与柿子混吃,吃蟹时和吃蟹后1小时内忌饮茶水。鸭子
清热排毒,滋阴补肺
俗话说“秋高鸭肥”,中秋期间正是鸭子最肥壮的季节。鸭在桂花盛开季节制作,鸭肉会带有桂花的香气,所以美名曰“桂花鸭”。在《白门食谱》中曾有这样的记载:“金陵八月时期,盐水鸭最着名,人人以为肉内有桂花香也。”《本草纲目》中有记载:鸭肉有清热、排毒、滋阴、增强人体免疫力、补肺、润燥、养颜的作用,而且对咳喘、便秘有一定的功效。
柚子
降糖减脂,美容养颜
花
好
月
圆
你知道吗?中秋除了吃月饼,柚子其实也是中秋节必备品之一。柚子圆圆的象征团圆,柚子谐音游子,因“柚”与“佑”谐音,也是希望月亮保佑的意思。
吃点甜腻的月饼,再吃点甜酸多汁的柚子,既开胃,又解油腻,让口腔充满清爽感。月饼
月圆人圆,应情应景
花好月圆六类人不适合吃月饼
1、十二指肠炎或胃炎患者:月饼会刺激并增加胃酸分泌,对病情不利,这类患者特别不能在空腹时进食月饼。
2、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患者:高血脂患者应少食月饼中的蛋黄馅。另外,月饼吃太多会增加血液黏稠度,加重心脏缺血甚至诱发心肌梗塞,应浅尝即止,且不宜在晚上吃。
3、胆囊炎、胆石症患者:多食月饼会影响胆汁分泌,可诱发急性胰腺炎和胆囊炎。
4、糖尿病患者:即使是无糖或低糖月饼,仍含有不少可在体内转化为糖分的淀粉,多吃易致血糖升高,如有需要应适当增加降糖药量或胰岛素的摄入量。
5、龋齿人群:月饼中大量的糖分可致龋洞加深,引发牙髓炎,建议吃完要及时刷牙。
6、脾胃不足者:以老人和小孩为主,这两类人消化吸收能力都不强,过食月饼易致消化不良,甚至诱发消化系统疾病。
中秋养生要学会吃中秋小长假期间,亲朋好友聚会不断,时不时就要出去“搓上一顿”大餐。面对餐桌上的丰盛美食,很多人会难抵诱惑,放开肠胃大吃一通。
“暴饮暴食很容易造成食积,引发消化不良等胃肠疾病,例如,急性胃肠炎、胰腺炎等。”
专家医生建议,“秋天是收获的季节,食物种类很多,因此要坚持适量多样的均衡饮食原则。”
早晨食粥。如明代李挺认为“晨起食粥,推陈致新,利膈养胃,生津液,令人一日清爽,所补不小。”
中医提倡在秋季每天早晨吃粥,尤其是初秋时节,不少地方仍然是湿热交蒸,以致脾胃内虚,抵抗力下降。
这时若能吃些温食,特别是喝些药粥,例如粳米或糯米,均有极好的健脾胃、补中气的功能。
在秋季较为推崇的粥有甘蔗粥、玉竹粥、沙参粥、黄精粥等。
素淡结合。秋季干燥,应当多进食些如蜂蜜、芝麻、杏仁等性滋润味甘淡的食品,既补脾胃又能养肺润肠。
中秋经典食疗方中秋节自制养生美食不仅滋味鲜美,而且有润肺补肝等调养作用。
1.百枣莲子银杏粥
配料:百合30克、大枣20枚、莲子20克、银杏15粒、粳米克、冰糖适量。
做法:莲子先煮片刻,再放入百合、大枣、银杏、粳米煮沸后用小火至粥稠时加入冰糖稍炖即可。
功效:养阴润肺、健脾和胃。
2.板栗烧仔鸡
配料:仔母鸡一只、板栗克,芝麻油克、猪油、鸡汤、味精、白糖、湿淀粉、硝水、酱油、精盐、蒜白各适量。
做法:炒锅至旺火上,下芝麻油,烧制七成热,放入鸡块炸5分钟后,用漏勺捞出。
倒出余油后,加鸡汤、板栗、酱油、精盐、白糖、鸡肝,用旺火烧10分钟。
至肉块松爽、板栗粉糯时,再加猪油、味精、蒜白,用湿淀粉调稀勾芡,起锅盛盘即可。
功效:补肾去寒,润肺除燥。
中秋养生要“饮之有度”
饮水喝汤保健康
秋天不如夏天口渴,经常容易忘了喝水。所以,秋季千万别等到口渴甚至嗓子冒烟了才想起喝水。
最好的饮水时机是,清晨起床后饮水一杯,改善一夜机体相对缺水的状态,使血液浓度稀释。
这种方法尤其对那些患有高血压、心血管疾病以及便秘者更为有益。同时也要注意到饮水间隔时间的均匀。
人一天至少需要0毫升水,可分4至7次摄入。
深秋喝汤可选萝卜汤、百合红枣汤、豆腐青菜汤。秋末初冬,天气寒冷时,牛、羊肉配萝卜,白菜豆腐加排骨,热热地煮上一锅,非常不错。
饮酒切忌伤肝亲朋好友中秋团聚,难免会喝上几杯美酒助兴。那么,中秋时节饮酒需要注意些什么呢?
“饮酒一定要限量。一般来说,白酒应该控制在50g以下,红酒应该控制在ml以下。
秋季可以喝些米酒,老幼皆宜,尤其是对于脾胃虚寒的人,有散寒活气,养血滋阴的功能。”
一旦饮酒过量,又该如何解酒护肝呢?
葛花能够促进胆汁分泌,加强肝脏解毒功能,有解酒的功效。花茶对于解酒也有一定效果。
中秋养生作息要有规律俗话说,“春困秋乏夏打盹儿”。秋天,阴气始盛,阳气始衰,人极易疲乏。所以说,秋季的睡眠非常重要。
说到秋季睡眠,早在我国古代典籍《黄帝内经》上就记载说:“秋三月,早卧早起,与鸡俱兴”。意思是说,秋季,宜早睡早起。中医认为,早睡早起能够顺应阳气的生长,使肺气得以舒张。秋季最重要的是要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身体本来就疲乏,如再不能保证睡眠时间,整天都会提不起精神,既影响工作,又影响生活质量。枕高最好保证在8至15厘米之间。被褥可选用温暖薄厚适中的棉质品。由于天气变化快,早晚温差比较大,中秋养生要注意防病为先。
艾灸调养:关元穴、天枢穴、足三里人是热血动物。秋天气候缺少火气,仅靠日常饮食运动难生火气;火弱不能生土,脾胃属土;而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脾胃得不到火气生养,五脏都会亏损,百病丛生。因此秋分之后养脾护胃为重中之重,此时可选择艾灸进行调养!秋分时节,夏季的暑热之气渐渐消散,天气也天天转凉,这个时候进行艾灸,其温热可以祛除秋寒,温暖人体并促进血液循环为迎接寒冷的冬季做好准备。建议大家经常艾灸:关元穴、天枢穴、足三里。
素材来源于网络等编辑
天生爱胖嘟嘟
往期精选
“我支持香港警察,你们可以打我了!”
听中医谈养肾——肾真的可以补吗?
这家医馆用十一年时间告诉你什么才是好中药!
立秋养生攻略,不看亏大了!
中医药防治勃起功能障碍,从学术角度怎么看?
抓住三伏最后时机,养阳才是正经事!
男人性功能衰退有哪些原因?6招延缓男人性功能减退
比憋尿还伤肾的4种美食,肾不好的男性要戒掉,远离肾炎、肾透支
COMEON~~福多多中医馆团队“七夕集结令”!
在北京哪个医院看白癜风好些北京专科白癜风医院
转载注明:
http://www.hweas.com/zlfa/10509.html
- 上一篇文章: 白粥养胃不靠谱真正对胃好的食物是这些
- 下一篇文章: 医德精湛驱病痛,轻解愁眉暖意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