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酒脸色大揭秘红脸白脸,谁更能喝
再过不到一个月就过年啦~
各种聚会,酒席,
又是一段“大口喝酒”的美好时光!
不过,酒桌上,你可能经常听到这些话~
白脸
甲:不行了,我不能再喝了,你看我脸上发白了。
乙:胡说八道!喝到现在你都没上头,肯定是酒坛高手!
红脸
A:饶了我吧,你看我脸红得跟猪肝似的了。
B:少啰嗦!喝酒脸红的人绝对能喝。
(我到底该变成什么颜色,你才相信我真的不能喝了?)
其实就是,你身体对酒精的分解能力。
我们平时常喝的酒(无论啤、红、白),其主要成份都是乙醇。咕噜咕噜,把酒灌进肚子里,其中只有1成的酒精(即乙醇)会通过尿尿和呼吸排出,剩下的9成乙醇,会被胃和十二指肠吸收,进入血液,开始在人体的游历,最终到达肝脏,在肝脏,乙醇会被代谢出体外。
怎么代谢呢,这就需要两种酶的帮助了:乙醇脱氢酶和乙醛脱氢酶。
(为了大家能记住这两个重要的家伙,小薇帮他们取了个简单的名字,A醇先生,B醛小姐)
第一步,乙醇→乙醛
在A醇先生的作用下,乙醇会被代谢成毒性更强的乙醛;
第二步,乙醛→乙酸
然后,B醛小姐就开始大显身手,把乙醛代谢成无毒的乙酸。
第三步,乙酸代谢出体外
最后,乙酸一部分变成了能量、二氧化碳和水,剩下的就随着尿尿排出体外。
其实是一种身体缺陷
首先,脸红并不是酒精(乙醇)引起的,所以摄入酒精量的多少与脸红没有直接的联系。
引起脸红的真正原因是——脸部毛细血管扩张,而乙醛就是让毛细血管扩张的幕后黑手啦~
我们上面说了,乙醇(酒精)要转化成乙醛,要经过A醇先生,A醇先生效率越高,乙醇就越快转化成乙醛,但由于有一类人,体内缺乏B醛小姐,无法将乙醛有效地代谢为乙酸,导致体内乙醛堆积过多。乙醛浓度升高,导致毛细血管扩张,心跳加快,血压升高,从而出现脸红现象。
不过大家别担心,虽然脸红的人体内缺乏B醛小姐,但是,靠着肝脏里的P(也是一种酶)也能慢慢将乙醛转化成乙酸,然后被代谢出去,所以一般1-2个小时后红色就会渐渐褪去。
也是一种身体缺陷,而且缺陷得更厉害!
这种更糟啦~喝酒脸白的人,是因为人体内两种酶,即A醇先生和B醛小姐都比较缺乏,活性较低,无法将吸收的乙醇快速代谢掉。这一类人群只能依赖肝脏中效率很低的P来将酒精转化为乙酸代谢出去,乙醛(就是导致人脸红的东西)积累的速度非常慢,所以喝酒的人才会面不改色啊!
所以呢,喝酒脸白的人,往往开始喝的时候还好好的,喝着喝着就突然不行了,那是因为体内过多积聚的乙醇对神经系统产生了抑制作用而导致的醉酒状态。
如果非要分个高低,到底谁更能喝?
喝酒脸红的人酒精代谢要快一些,对酒精的吸收更好一些,相对来说更能喝。而喝酒脸白的人由于体內没有高活性的酶处理酒精,他们需要更多的时间调理身体。
有的,先看看他会不会大量出汗!
体內既含有大量高活性的A醇先生又含有大量高活性B醛小姐的人,他们的酒精代谢十分快,酒精可以迅速变成乙酸排出体外。而判断此类人群,可以通过观察他们是否会大量排汗。因为如果两个酶都高活性,酒精迅速变成乙酸进入代谢循环而发热,所以大量发热而出汗。碰到这样的人你只能自认倒霉,十个八个正常人也斗不过他。好在这样的人不多,大概10万分之一左右吧。
不过不管红脸,白脸,或者喝酒厉不厉害,
酒这个东西还是不能多喝哦。毕竟伤身的事情不能多做。
医院副主任医师
一次大量饮酒可造成酒精中毒,急性胃出血,贲门撕裂呕血,甚至急性胰腺炎的发生。长期大量饮酒可损害肝脏,引起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肝硬化,甚至肝癌。
同时对大脑也有严重影响,导致韦尼克脑病,引发精神异常,行走困难,眼肌麻痹。长期饮酒者可形成酒精依赖,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对于饮酒的人群,长期饮酒,发生食管癌的风险明显增高。
对于饮酒爱好者,建议小量饮酒,以红酒为好,不空腹喝酒。
喝酒的利弊
适量饮酒的好处:
酒,粮食的精华!味甘辛,性热,能活血通络,健身延寿。
1、酒有补养的作用
啤酒的营养价值很高,有“液体面包”之美称;黄酒中含有多种对身体健康有好处的氨基酸、酵素糖类、蛋白质和磷酸盐;葡萄酒中含有维生素B1、B2和C,还含有治疗恶性贫血的维生素B12;白酒也含有对人体有益的成分,并常用它制成药酒和补酒。
2、酒有温通血脉、行药力的作用
酒,性热,可散寒祛湿,人们常用酒来抵御寒冷,酒还可增加心跳,增强心功能,对于中医上讲的脉弱之人,可以促进其血液循环。
有些中药用酒浸泡或送服可增强其药力,中医药家常把一些补药和治疗风湿、跌打损伤药用酒浸泡,制成药酒,具有补益气血、祛风除湿、通行血脉、活血散瘀、消肿止痛等功效。
3、酒可以使人产生兴奋,有利于在社交场合活跃气氛
酒就象是人活跃在社会中的触角,酒桌上举杯同饮,无形中拉近了双方的距离,酒密切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过量饮酒的害处:
酒的主要成份是酒精,化学名叫乙醇。乙醇进入人体,能产生多方面的破坏作用:血液中的乙醇浓度达到0.05%时,酒精的作用开始显露,出现兴奋和欣快感;当血中乙醇浓度达到0.1%时,人就会失去自制能力;如达到0.2%时,人已到了酩酊大醉的地步;达到0.4%时,人就可失去知觉,昏迷不醒,甚至有生命危险。
1、酒对肝脏的损害
酒精进入人体后要在肝脏内解毒,生成的醋酸能破坏肝组织细胞。长期酗酒,酒精对肝细胞长期刺激,导致肝细胞充血水肿,发生酒精中毒性肝炎、肝硬化,甚至癌变。
2、酒对心血管的损害
酒性燥烈,血随热升,上至头目,饮酒过量,血升无度,血管张力受损,出现头痛、脑出血、脑中风等危候。大量饮酒后可使血行加快,耗氧量增加,血氧不足,导致心力衰竭,甚至出现死亡。
3、酒对胃肠的损害
酒辛热,饮入于胃,行于肠间,酒热与胃肠湿浊相结,形成胃肠湿热之症。热居日久,则损伤胃粘膜,使之充血、水肿,形成急慢性胃炎、肠炎,空腹饮酒,易患胃及十二指肠溃疡。
4、酒对神经系统的损害
酒中的乙醇能降低大脑的抑制过程,大脑失去对低级中枢的控制,而出现过度兴奋。若继续饮酒,可由兴奋转向抑制,兴奋消失、动作失灵、反应迟钝,日久则会引起大脑深度抑制,出现嗜酸、昏迷,最后呼吸中枢麻痹而死亡。
综上所述,适量饮酒能健身延寿,过量则伤身折寿!
源自小薇健康ID:wdz
北京白癜风医院北京白癜风医院
转载注明:
http://www.hweas.com/jbtz/7419.html
- 上一篇文章: 消化系统疾病典型案例消化性溃疡
- 下一篇文章: 胃溃疡有哪些常用治疗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