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络知识大全
*经络为什么能治病,原理是什么?
经络能够治病得到许多人一致的肯定。事实上,环顾四周,我们的身边不乏借针灸、指压等治好病,或使病情好转的例子。此外,因自己亲身体验它的效果,而热衷于经络疗法的人也不少。
关于它的医疗方法,不在此多言。但可肯定的是,经络疗法绝不是骗术,而且很明显地,对于疾病可发挥莫大的助力。
那为何会这么有效呢?
这么一问,就是极力夸耀经络疗法效果的人,也会突然结巴起来。因为,虽然很多人知道非常有效,但并不清楚其真正原因。中国的医学,自古以来便以其独特的思维方式来解释经络疗法的效果。
在《黄帝内经·素问》中就有记载“气血不顺百病生”的句子。所谓的气血,就是支配内脏的一种能量,而这种能量若流动混乱,就会引起各种疾病。
经络就位于能量流动的通路上。这种通路称为“经络”,经络的正确称法应是“经穴”。内脏若有异常,就会反应在位于那有异常的内脏经络上,更进一步地会反应在能量不顺的经穴上。因此,通过给予经络刺激,使能量的流动顺畅,而达到治病的效果,这就是经络疗法的目的了。
但遗憾的是,无论听过多少这类的说明,身为现代人的我们,仍然无法总结出经络疗法为何有效。听到这些不明原由的气血等名词时,反而觉得十分不科学,甚至怀疑经络的疗效。这也许因为经络疗法是中国医学的神秘之一吧!
经络疗法对疾病的治疗,的确有极高的效果,这已经得到大家的认同了,而且,最近也逐渐借科学的方法剖析其效果。2
其结论,简单地说,就是:经络疗法之效能是借刺激经络而调整自律神经达到健体强身为目的运动。中医认为体内循环系统发生紊乱,就会生病,而这所谓能量紊乱的状态,换句话说,就是自律神经平衡失调的状态。
上述的自律神经有非常密切的关系。某个内脏一有异常,支配内脏的血管便会紧张,而其异常表现于皮肤表面上会有压痛(按压皮肤所感到的痛感)等反应,这称为“内脏皮肤反射”。以医学的观点来看,会出现内脏皮肤反射之处,则是经络。
人类的皮肤无法简单地通电,但交感神经的紧张一增强,就容易通电。这种容易通电之处,被医师命名为“良导点”。而这种良导点和自古以来传统经络的位置完全一致。
那么,如果刺激这些经络,又会如何呢?经络一受刺激,呈紧张状的交感神经会受抑制,可恢复自律神经的平衡,调整不正常的内脏作用。所以,经络疗法非常有效。
*经络速记口诀,会用到的
!
1、任脉位于正前胸,心脏脾胃行不通;上连乳腺下子宫,万一不通变老翁。
2、督脉立于脊椎中,监督气血来运行;五脏六腑督脉宫,对应区域弯曲痛。
3、胆经裤线重叠行,分泌紊乱变神经;嗜睡液汗疲倦态,腋窝肿胀后脑痛;淋巴发炎局部胖,眼花目黄有增生。
4、肝经对应胆经行,循环分泌掌控中;肤色发青腰疼痛,眼圈发黑有痛经;眼球发干眼屎多,肝火旺盛有罪行。
5、肝经后面是肾经,距离不远两指空;分泌系统掌控中,尿量稀少还尿频;眼袋眼皱足下冷,下肢肿胀善惊恐;经前腰酸背又痛,脸上出斑心发惊;记忆下降无睡梦,症状不通慢慢通。
6、肾经对应膀胱经,泌尿骨骼掌控中;小便发黄膀胱痛,尿路发炎讲卫生;四肢无力后背痛,痔疮难坐肩颈痛。
7、胃经位于胆经前,三指距离到经中;口腔糜乱牙肿痛,口干口臭腹胀痛;体热打嗝喜食冷,大便干燥且不通。
8、胃经对应是脾经,免疫神经掌控中;胃胀打嗝排气空,呕吐难耐肋下痛;曲张平血低血压,风湿还有关节痛。
9、食指腋窝大肠经,手臂外侧属阳经;消化神经掌控中,它要不痛腹胀痛;便秘口干肩颈痛,体热痔疮加头痛。
10、胸到拇指为肺经,手臂内侧属阴经;呼吸免疫掌控中,缺水敏感鼻不通;体热出汗背有痘,干燥痰多下咽痛;感冒发冷体内空。
11、心到小指为心经,手臂内侧属阴经;循环系统掌控中,胸口沉闷与头痛;心烦失眠也多梦,肩与前胸多疼痛;目赤颧红口干燥,血液不良喜安静;心事过多压力重。
12、小指肩窝小肠经,手臂外侧属阳经;消化神经掌控中,太阳耳部会疼痛;经前腹胀后脑痛,后背肩胛至背痛。
13、胸到中指心胞经,手臂内侧属阴经;分泌循环掌控中,循环差异血管病;心跳过快还便秘,心烦目赤上肢痛。
14、无名至肩三焦经,手臂外侧属阳经;分泌循环掌控中,免疫下降忧郁症;疲倦易得慢性病。
1.
寅时(3点至5点)—肺经旺。寅时睡得熟,色红精气足;
“肺朝百脉。”肝在丑时把血液推陈出新之后,将新鲜血液提供给肺,通过肺送往全身。所以,人在清晨面色红润,精力充沛。寅时,有肺病者反映最为强烈,如剧咳或哮喘而醒。
实症:腹胀、易便秘、易患痔疮、肩背部不适或疼痛、牙疼、皮肤异常、上脘异常等。
2.
卯时(5点到7点)—大肠经旺。卯时大肠蠕,排毒渣滓出;“肺与大肠相表里。”肺将充足的新鲜血液布满全身,紧接着促进大肠进入兴奋状态,完成吸收食物中的水分和营养、排出渣滓的过程。清晨起床后最好排大便。
养生之道:赶紧起床,起床后喝杯温开水,然后奔进厕所把一天积攒下来的废物,都排出体外吧!不过上厕所不要太赶,很多老年人中风是因为这样引起的。我们不如休息10-20分钟清醒清醒头脑再去。建议饮食多选择:茄子、菠菜、香蕉、蘑菇、木耳、玉米、扁豆、豌豆等。
实症:容易饿、胃弱、关节异常、食欲异常、口干、易便秘。
3.
辰时(7点到9点)—胃经旺。辰时吃早餐,营养身体安;
人在此时段吃早餐最容易消化,吸收也最好。早餐可安排温和养胃的食品如稀粥、麦片、包点等。过于燥热的食品容易引起胃火盛,出现嘴唇干裂、唇疮等问题。不吃早餐更容易引起多种疾病。
实症:脾胃不和,消化吸收不好、易腹胀气打嗝、头疼、疲倦乏力、膝关节异常、排便异常等。
养生之道:此时要吃早餐。如果你不给它东西填饱,它就一直分泌胃酸。饿久了,就会有胃溃疡、胃炎、十二指肠炎、胆囊炎等危险!饭后一小时后按揉胃经可调节胃肠功能。
4.
巳时(9点至11点)—脾经旺。已时脾经旺,造血身体状;“脾主运化,脾统血。”脾是消化、吸收、排泄的总调度,又是人体血液的统领。“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脾的功能好,消化吸收好,血液质量好,所以嘴唇是红润的。唇白标志血气不足,唇暗、唇紫标志寒入脾经。
养生之道:脾胃不和,消化吸收不好,脾虚会导致记忆力下降等。这段时间是我脾经开穴运行的时间,也是护脾最好的时间段,已经要吃中午饭了,有条件的建议在家做饭多选择扁豆、番薯、马铃薯、豆腐、芹菜、玉米、大米等。水果可以选择苹果、橘子、柠檬、柳橙、等。茶水可以选择绿茶、花茶、蜂蜜水等。
5.
午时(11点至13点)—心经旺。午时一小憩,安神养精气;“心主神明,开窍于舌,其华在面。”心气推动血液运行,养神、养气、养筋。
人在午时能睡片段,对于养心大有好处,中使下午至晚上精力充沛。
6.
未时(13点到15点)—小肠经旺。未时分清浊,饮水能降火;小肠分清浊,把水液归于膀胱,糟粕送入大肠,精华上输于脾。小肠经在未时对人一天的营养进行调整。如小肠有热,人会干咳、排屁。此时多喝水、喝茶有利小肠排素降火。
7.
申时(15点至17点)—膀胱经旺。申时津液足,养阴身体舒;膀胱贮藏水液和津液,水液排出体外,津液循环在体内。若膀胱有热可致膀胱咳,且咳而遗尿。申时人体温较热,阴虚的人最为突出。此时适当的活动有助于体内津液循环,喝滋阴泻火的茶水对阴虚的人最有效。
若膀胱有热可致膀胱咳,且咳而遗尿。申时人体温较热,阴虚的人最为突出。此时适当的活动有助于体内津液循环,喝滋阴泻火的茶水对阴虚的人最有效。。
8.
酉时(17点至19点)—肾经旺。酉时肾藏精,纳华元气清;
“肾藏生殖之精和五脏六腑之精。肾为先天之根。”人体经过申时泻火排毒,肾在酉时进入贮藏精华的阶段。此时不适宜太强的运动量,也不适宜大量喝水。
“肾藏生殖之精和五脏六腑之精。肾为先天之根。”人体经过申时泻火排毒,肾在酉时进入贮藏精华的阶段。此时不适宜太强的运动量,也不适宜大量喝水。
9.
戌时(19点至21点)—心包经旺。戌时护心脏,减压心舒畅;“心包为心之外膜,附有脉络,气血通行之道。邪不能容,容之心伤。”心包是心的保护组织,又是气血通道。心包经戌时最兴旺,可清除心脏周围外邪,使心脏处于完好状态。此时一定要保持心情舒畅:看书听音乐、或做SPA、跳舞、耍太极……放松心情,释放压力。
邪不能容,容之心伤。”心包是心的保护组织,又是气血通道。心包经戌时最兴旺,可清除心脏周围外邪,使心脏处于完好状态。此时一定要保持心情舒畅:看书听音乐、或做SPA、跳舞、耍太极……放松心情,释放压力。
10.
亥时(21点到23点)--三焦经旺。亥时百脉通,养身养娇容。三焦是六腑中最大的腑,具有主持诸气,疏通水道的作用。亥时三焦能通百脉。人如果在亥时睡眠,百脉可得到最好的休养生息,对身体对美容十分有益。百岁老人有个共同特点,即在亥时睡觉。现代人如不想此时睡觉,可听音乐、看书、看电视、练瑜伽,但最好不要超过亥时睡觉。
人如果在亥时睡眠,百脉可得到最好的休养生息,对身体对美容十分有益。百岁老人有个共同特点,即在亥时睡觉。现代人如不想此时睡觉,可听音乐、看书、看电视、练瑜伽,但最好不要超过亥时睡觉。
11.
子时(23点至1点)—胆经旺。子时睡得足,黑眼圈不露;中医理论认为;“肝之余气,泄于明胆,聚而成精。”人在子时前入眠,胆方能完成代谢。“胆汁有多清,脑就有多清。”子时前入睡者,晨醒后头脑清晰、气色红润,没有黑眼圈。反之,常于子时内不能入睡者,则气色青白,眼眶昏黑。同时因胆汁排毒代谢不良更容易生成结晶、结石。
人在子时前入眠,胆方能完成代谢。“胆汁有多清,脑就有多清。”子时前入睡者,晨醒后头脑清晰、气色红润,没有黑眼圈。反之,常于子时内不能入睡者,则气色青白,眼眶昏黑。同时因胆汁排毒代谢不良更容易生成结晶、结石。
12.
丑时(1点至3点)—肝经旺。丑时不睡晚,脸上不长斑;中医理论认为:“肝藏血。”“人卧则血归于肝。”
如果丑时不能入睡,肝脏还在输出能量支持人的思维和行动,就无法完成新陈代谢。所以丑时前未能入睡者,面色青灰,情志怠慢而躁,易生肝病,脸色晦暗长斑。
养生之道:此刻人体需要大量呼吸氧气,进行深呼吸,所以要求较深的睡眠。在这个时候,如果您咳醒的话,最好是喝杯温开水,能够缓解一下,还可以去肺燥。建议饮食多选择:白菜、梨子、豆腐、豆浆、牛奶。
虚症:皮肤免疫力下降,天寒手足冰冷、麻痹、咽喉干、咳嗽等。
实证:呼吸不畅、咽喉异常、胸闷、气喘、扁桃炎、咳嗽、肩背酸痛易患痔疮等。
《养生歌》
医院像天堂,医院像银行;医院像牢房,不如提前去预防;健康是无形资产,养生是银行存款;疾病是恶性透支,大病是倾家荡产;别的全都是假的,只有健康是真的;莫等病了找医生,没病就要做养生;宁可站着去保健,绝不躺着吃药片;不养生就养医生,医院;健康永远是无价,坚持养生和保健。
*14条经脉不通的症状
1.心包经不通的常见症状:失眠多梦,易醒,难入睡;心烦,健忘,胸翳闷,口干;神经衰弱。2.三焦经常见症状:偏头痛,头晕,耳鸣,上热下寒;手足怕冷,倦怠易怒;皮肤容易过敏;肌肉关节酸痛,无力食欲不振。3.肺经不通的常见症状:怕风,易汗,咽干,咳嗽;过敏性鼻炎,皮肤干燥,容易过敏;动则气短,胸翳,面色皮肤无华。4.大肠经不通的常见症状:牙痛,头痛,口干,皮肤过敏;青筋,斑点多,肠胃功能减弱;肩周痛,慢性咽喉炎。5.脾经不通的常见症状:脘腹胀气,吸收不良,口淡;容易呕吐作闷,容易倦怠虚胖;头胀,头脑不清,湿重,脚肿,便溏;关节酸胀,糖尿病。6.胃经不通的常见症状:喉咙痛,胃痛,怕热,消化不良;倦怠,膝关节酸痛,便秘;辰干舌燥,身体消瘦。7.心经不通的常见症状:心烦,心惊,心悸,心闷,心痛;短气,上气有压力,感忧郁,易怒;口腔溃疡,口干口臭。8.小肠经不通的常见症状:小腹绕脐而痛,心翳闷,头顶痛;容易腹泻,手脚寒凉;吸收不良,虚肥;肩周炎。9.督脉不通的常见症状:虚寒怕冷,手足不温,疲劳乏力;颈椎痛,腰椎痛,痔疮便秘;阴阳失调。10.任脉不通的常见症状:怕热,汗多,阴阳失调,月经不调;阳痿,性冷淡,消化不良,胸翳气喘。11.膀胱经不调的常见症状:恶风,怕冷,颈项不舒,腰背肌肉胀痛;腰膝酸软,静脉曲张,尿频尿多;尿黄,前列腺肥大。12.肾经不通的常见症状:手足怕冷,口干舌燥,腰膝酸痛,咽喉炎;月经不调,性欲减退;前列腺肥大,足跟痛,尿频尿少尿黄。13.胆经不通的常见症状:口干口苦,偏头痛,容易惊悸;善叹息,便溏便秘,皮肤萎黄;消化不良,关节痛,脂肪瘤;痰湿结节积聚。14.肝经不通的常见症状:口干口苦,情志抑郁,胸胁胀痛;眩晕,血压不稳,易怒冲动;皮肤萎黄,易倦乏力,前列腺肥大;月经不调,乳房疾病,小便黄。
*经络主宰全身疾病!
经络主宰全身疾病,十四条经络不通常见症状及表现1.肺经不通的常见症状:
怕风易汗咽干咳嗽;过敏性鼻炎皮肤干燥容易过敏;动则气短胸翳面色皮肤无华。咳嗽、气喘、胸闷、鼻咽炎、皮肤的斑、疹、痘。咽喉干燥音哑,四肢麻木或发冷,失眠。
2.大肠经不通的常见症状:
牙痛头痛口干皮肤过敏;青筋斑点多肠胃功能减弱;肩周痛慢性咽喉炎。腹痛,腹胀,腹泻,便秘,牙痛,咽痛,颊肿,鼻炎,手臂无力,上肢不遂。
3.胃经不通的常见症状:
喉咙痛胃痛怕热消化不良;倦怠膝关节酸痛便秘;唇干舌燥身体消瘦。喜冷饮、口唇干裂、口臭、腹胀、胃痉挛性疼痛,胃酸过多、灼热、大便干燥或多日不便、小便黄、口腔糜烂、牙龈肿痛出血。
4.脾经不通的常见症状:
脘腹胀气吸收不良口淡;容易呕吐作闷容易倦怠虚胖;头胀头脑不清湿重脚肿便溏;关节酸胀糖尿病。消瘦或肥胖,消化不好,胃胀气,呕吐,肢倦乏力麻木,嗜睡,皮肤损伤,肢体活动不利。
5.心经不通的常见症状:
心烦心惊心悸心闷心痛;短气上气有压力感忧郁易怒;口腔溃疡口干口臭。心慌,胸闷,气短,手脚凉,自汗或出冷汗;乏力、失眠、健忘,经常有晕眩感。
6.小肠经不通的常见症状:
小腹绕脐而痛心翳闷头顶痛;容易腹泻手脚寒凉;吸收不良虚肥;肩周炎。吸收功能差,颌、颈浮肿,耳鸣,听力减退,呕吐,腹泻,手虚弱寒冷,身疲,虚弱症,牙痛。
7.膀胱经不调的常见症状:
恶风怕冷颈项不舒腰背肌肉胀痛;腰膝酸软静脉曲张尿频尿多;尿黄前列腺肥大。小便异常,头项强痛,脊背痛,目刺痛,腰痛如折。
8.肾经不通的常见症状:
手足怕冷口干舌燥腰膝酸痛咽喉炎;月经不调性欲减退;前列腺肥大足跟痛尿频尿少尿黄。手脚心热、躁热不安、口渴,颧红腮热,血糖、尿糖、血脂偏高,少尿,尿黄,口干,性欲减退,女性月经异常。
9.心包经不通的常见症状:
失眠多梦易醒难入睡;心烦健忘胸翳闷口干;神经衰弱。心慌,胸闷,气短,心烦,手心出汗,自汗不止。手臂挛急,腋肿。
10.三焦经不通常见症状:
偏头痛头晕耳鸣上热下寒;手足怕冷倦怠易怒;皮肤容易过敏;肌肉关节酸痛无力食欲不振。上肢无力麻木,面色白,呼吸浅,尿少,精神与身体倦怠,忧郁,肌肉松驰无力,听力障碍。
11.胆经不通的常见症状:
口干口苦偏头痛容易惊悸;善叹息便溏便秘皮肤萎黄;消化不良关节痛脂肪瘤;痰湿结节积聚。有膝关节及下肢病,胃胀,胸胀,晨起口苦,失眠,多梦,易头痛,两侧痛,颈项不适。
12.肝经不通的常见症状:
口干口苦情志抑郁胸胁胀痛;眩晕血压不稳易怒冲动;皮肤萎黄易倦乏力前列腺肥大;月经不调乳房疾病小便黄。有黑眼圈、目倦神疲、眼睛干涩、视物模糊、迎风流泪,眩晕,面色白,性冷淡,下肢无力,易倦、易惊恐。
13.督脉不通的常见症状:
虚寒怕冷手足不温疲劳乏力;颈椎痛腰椎痛痔疮便秘;阴阳失调。
14.任脉不通的常见症状:
怕热汗多阴阳失调月经不调;阳痿性冷淡消化不良胸翳气喘。
*经络不通顺,应当先调那条经?
经络畅通,百病不生已经是人尽皆知的常识。如果经络不通顺,先从那条经络开始疏通呢?
第一步要从疏通膀胱经入手。为什么要从膀胱经入手呢?先观察一下膀胱经巡行的路线和穴位的名称,膀胱经从头走足,贯穿人体,在人体背部有连着各个五脏六腑的俞穴,这些俞穴是五脏六腑映射到膀胱经上的排毒通道,也就是说疏通膀胱经可以顾及到五脏六腑,无论你身体什么问题什么毛病,特别是慢性病,只要疏通膀胱经,就会得到一定的缓解。怎样用南少林火功推拿疏通膀胱经呢?做火功推拿前要先点按一下睛明、承山、至阴等三个穴位,这样会事半功倍,尤其是承山穴是膀胱经的经心,很重要,点完这几个穴位,再从上往下火推膀胱经。不会火功推拿的人可以这样做,如果觉得自己身体还可以,气血还算足的人就可以在膀胱经进行刮痧、拔罐,最好走罐,如果觉得自己气血不足不能进行刮痧拔罐,那就以按摩为主。
第二步就是肾经、肝经、脾经、心经。第二步是重中之重。如果能疏通第二步,人马上就要得到了健康,为什么把这四条经络放在一起,中医讲肝肾同治,有肝病的基本都是因为肾不足以养肝木,肾水不足,又会导致不能压制心火,而且肾与心同属少阴经,另外肾乃先天之本,也就是说肾就是人体冉冉的小太阳,如果这先天之本的小太阳陨灭了,那么人生也就走到了尽头。所以这万病都可以从肾上找到根源,所以第二步一定是以肾为主。因为肾经、肝经、脾经都在腿内侧,一般情况都是这三条经络可以一起疏通。
第三步,心包经。这条经络放在这里是因为心脏病一般发病较晚,很多人可能到晚年才会有症状显示出来,所以可以暂且放在第三步进行调理。但如果有的人心脏病很明显,就要提前按摩心包经了。
其他的经络日常可以作为辅助作用。如果时间富裕,可以再疏通其他经络,比如您想美容或者有胃病,那就多疏通胃经。这里拿胆经为例,有人按摩了肝经以后可能会起痘痘。这是就要按摩胆经以疏肝郁了。还有人按摩胆经后头痛,那就是肝郁赶到了三焦经,再推拿一下三焦经就会好了。所以,发现浑身经络都有痛点的时候,不妨试试以上的方法,或许您有自己的想法,有的人第一步就喜欢先按摩肾经,也是可以的。
从五行图窥探中医养生治病的本质与奥妙
这是五行在人体内的内外关系。水在最里层,你就知道肾是没法补的。别听电视里宣传的什么补肾药,都是无效的。你自己也有经验啊,男人都知道,性能力是补得了的么?相反,把肾里的性能力转化成对健康有益的能量倒是正确的思路。水里的蕴藏对身体来说是基本没用的,大部分成年人都把它泄出去了。好色是人的天性,就算你全身血脉淤塞,你还是有精可泄。由此,我想到治疗疾病的通用法则:把肾中的能量释放出来,温养其它器官。我联想到了火神派、经方派,他们惯用附子,其实是借附子从肾发力,导向其它脏器。这里介绍一个广大接受西医治疗的人一个判断疗效的方法,如果经治疗后对异性啥想法也没有,那么,那个医生大概是用对了方法。
这个图在中医典籍中并未提及。经典里对五行的描述似是平等的:有相生、有相克。我不想跟古人作对,那么我这个图符合五行的理论吗?
首先看最里层的水,火是它的外层,水怎么会存在于火中?其实许多中医已经明白了肾是里蕴藏着火的道理,他们说肾里有先天一点火,是人体元阳,把肾里的火叫相火,心里的火叫君火。
再看火的外层,木生火,这不用解释。
再从外看,金在木之外,是不是金生木呢?古人可是说“金克木”哦!
土代表着整个人体,人体的长大,就是土的不断扩大的过程。我把人体比作一个球体,人的成长就是球体不断外扩的过程。体重增加是一个体质增强的表现,人就是要多吃,不要听医生说什么人要节食才健康,不要听医生说什么这个吃多了不好那个吃多了不好,能多吃点总归是好事。其实人体随着季节的变换,对味道的需求是变换的,不要忌讳辣、脂肪等等。土的成长却不容易,尤其受到外层金的制约。金就象蛇的皮,蛇要想长大,就必须蜕皮。金“从革”,皮肤致密,紧紧箍住肌体,给木以下降之气。圆里的这几层虽然是一圈圈地来,但各层的脾气却不同。木在人体中是占很多的,肌肉、静脉、毛细都是木的范畴,人的运动都是受木的指挥,木曰“曲直”。火性炎上,心脏善于给木提供动力。水曰“润下”,老是要紧缩,扯着心脏放缓。金曰“从革”,给你一道冷剑,所以金之下降之气,感于水,金生水是也。金在人体最外层,是最薄的一层,虽然木是它的子民,但它的功能更体现在最外面薄薄的一层。火在木中只占很小一部分,只有心脏和动脉属于木。水更是火中的小部分,强大的心脏休息的时候,那一点余火就化水。然而水依然克火,肾擅长拉拢火。水之强大,就是最里圈的增大,会使外面所有圈跟着增大。但由于木是人体最大一部分,在木中的增大最明显,所以水生木,木曰曲直,是最容易张缩的。木增大的时候最希望金扩张,这时就会把全身皮肤的汗孔撑开。土生金:如果球体涨大了,外表的皮肤的表面积也最大。皮肤都是要呼吸的,最需要气的充盈,如果没有凉嗖嗖的气的流动,皮就热烂,无法发挥它致密护卫的功用,这里的气就要靠肺供应。木长大的时候,整个土就在艰难地长大,导致土的不良反应,所以木克土。木的长大依靠心的动力,心的动力擅长撑开汗孔,所以火克金,火生土。现代人思虑过多,心火常旺,而运动不足,导致木常满,而又不能冲开汗孔,致木常受金所害。土有长大的渴望,而水有收缩的渴望,而水是土的子民,所以土克水,老子要张就不管儿子的缩了。
这种层次关系是从空间上来看金木水火土的,而五行相生相克理论是从效果上来看金木水火土的。这里所讲的表里关系是经典中医书籍上没有讲的,因为它太粗浅了,黄帝内经这种阴阳理论的大家讲到更细致的理论上去了。但这个知识对于诊病是最基本的。
诊断一个病,首先看它到哪个层次了。到木了吗?到火了吗?到水是不可能的,到水的时候人早死了,当代西医所谓的肾病都是一种假肾病。肾要是真病了,那它就是个无性人了,即使做血液透析,病人还是对异性有想法。要是真的心病了,那它就神志不清了,因为心主神。
我在思索一种把水中的能源使用益全身的法子,是不是有某些经络有个通道可以直接把水中的火引出来。老实说我觉得很困难。同样,把火中的火藏到水里我觉得也很困难。我联想到春药,应该春药能使心跳加速吧,然后肾自然地充盈了。你试试春药是不是促使人心跳加速,然后下体自然地有了反应?我没试,不敢以偏概全。不过,据说使用春药的人猝死的可能性比较大,你也听说了吧?其实,补肾的最佳方法就是休息。静下来的时候,火自然藏到肾里了。人如果冬天感觉到冷,一定是小肚子不太热乎,你的肾不肯把水贡献出来。肾不肯支援全身,大多数因为你色心较旺。
如果你的病只是到木,则没必要动水里的火,只要把火本身烧旺点就行。
如果病只是到金,则在木上下工夫就行,没必要扯动火。
这就是中病即止的艺术,火神派动不动就动用水中藏火,我觉得是没必要的,如果引得不到位或量过大,会造成心火过旺,造成肌体失衡。
我认为,绝大多数病顶多到木而已,到火时已经离死不远了。有很多人说,我就是心脏痛,我认为那只是木对心脏的一种干预,使心脏不适,并不是病真的到火了。我认为左肝右心肺为华盖,左边心脏痛并不是火的问题,而是木的问题,右边痛才是火的问题。肺最高,为华盖。但古人说肝气在左肺气在右,我怀疑是笔误,应为心气在右。
心理疾病是火的一种不正常动作,邪未致火,但火已工作不正常了。此时,借水之火,燃旺心火,则心里充满阳光,其病自愈。
硫磺,入肾,属水,被火神派的一位专家极力推祟。由于硫磺质黄,与土有感应,我觉得长期小剂量服用对人是有益的。比附子好,因为附子是白色的。没有试过,仅作参考。这里尤其强调小剂量,多少合适以你自身的感受说了算。内经又说了,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无毒治病十去其九,所以能不用动水的就不动水。之所以推荐一下硫磺,是因为当你不知道什么合适时,这个还算一个绝对有用的方子。
木不单只指肝脏,金也不单指肺,。。。。。但操控木的一定是肝、操控金的一定是肺。五脏就象有思想一样,是指挥官。五气、五味在相应的脏器中最易相感。如,焦气,立即让心感应了。但感应并不等于增强,你再闻焦气的话,感应又不那么强烈了。
现在中医流派这么多,甚至他们之间互相打架。治病之时不知深浅,胡乱套用五行或各家专论,而没有一个系统性的认知。例如,李东桓,就专只强调脾胃的重要性。火神派,就只是强调水中真火。经方派,就只是抱定经方(经方在元明时代被温病派抛弃)。朱丹溪着重补阴。叶天士善用轻清。中医理论的不统一,造成学习的困难。各家所言的医理浩繁陈杂,临床时只好乱抓乱靠。用药不知轻重。
有些中医反对喝牛奶。认为它极寒极凉。但万事不可绝对,觉得凉只是因为他们老了肾气不足。你觉得可以喝就放心地喝,牛奶属土,几乎算是毫无偏向的补品了。土能生金,对呼吸压抑的人有好处。
有了这张图,对于失眠我们就好理解了。中医说失眠是阳不入于阴、心火不能媾肾水。心主神明。如果火没有弥漫到水里,人的神志就不会入睡。早上醒来,火与水其实是部分重合的,这时候,水中的火特别容易发出来。所以早上起来的时候,无论多冷,你都不会感觉冷,有了水里面的火,人体的抗寒能力就是特别强。
*推背通督按摩疗法
一.什么是推背按摩疗法?推背按摩疗法也叫通督按摩疗法,中医理论的指导下结合流行于欧美的欧式油压手法和中医按摩的传统手法在背部通过肌肤涂抹油质减少摩擦力,加强对皮肤、肌肉、血管、神经的刺激保健按摩。二.推背按摩的基本程序1.用分推手法把按摩油均匀的涂在顾客的背部。2.叠掌推督脉次(振奋阳气,阳脉之首)。要求:大椎穴→长强穴3.双掌推膀胱经(共4条经脉)50次。大杼穴→白环俞穴4..侧掌推华佗夹脊30次。5.推肩胛缘左右各15次。6.推两胁,两边上下各10次。7.横擦腰骶、肩背部,发热为止。8.点按风池、肩井、天宗、肾俞、腰眼、秩边。9.先热敷督脉,再热敷肩背、腰骶。10.擦洗背部。注:因为推督脉是重点手法,所以每次做辅助手法后再做几次推督脉的手法!!!三.推背按摩的手法要求主要用推、擦、点按、拿揉补泻原则:1.轻为补,重为泻2.慢为补,快为泻3.顺为补,逆为泻(大椎穴→长强穴是泻,长强穴→大椎穴是补)四.推背按摩的功效1.振奋阳气,对胃寒、宫寒、肾阳虚有很好的疗效2.提高免疫力3.调节内分泌4.缓解压力和疲劳5.平衡阴阳、调整脏腑五.推背按摩的理论依据中医理论和实践证明:人体病邪的产生与督脉气血的强弱变化有关,督脉气血运行受阻,病邪就会随之而生。人身之阳气,对于人的生、老、病、死过程起着重要的,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督脉即为阳脉之海,又为一身阳气的统帅。那么,人身各部位阳气的变化均应与督脉阳气的变化相关,亦即督脉阳气的通达充盈,是人类生命延缓的根本保证故此,可以这样认识:人身脏腑、经脉等阳气的变化,实质上标志着督脉阳气的盛衰,督脉作为阳气的统帅,决定着人类生命的全过程。
内蒙古白癜风医院皮肤白癜风专家转载注明: http://www.hweas.com/jbtz/4781.html
- 上一篇文章: 艾灸是慢性胃炎最好的解决方法,你肯
- 下一篇文章: 脾胃病保健知识系列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