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花胃康胶丸联合质子泵抑制剂和抗生素调治
世界中医药年11月第12卷第11期
岳苏阳1丁钦2闾永健1徐茜1吴克俭1(1医院,徐州,;2医院,淮安,)
摘要目的:评估中成药荆花胃康胶丸结合质子泵抑制剂以及抗生素调治Hp相干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效果,为今后病患的适当用药提供参考。方法:使用PubMed、维普、中国知网以及万方数据对关联文献进行查找,并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共有18篇文献纳入统计,共涉及治疗总数例。实验组的总有效率[OR=6.35,95%CI(4.05,9.93),P<0.05]、Hp根除率[OR=3.41,95%CI(2.63,4.41),P<0.05]以及溃疡愈合率[OR=2.82,95%CI(2.14,3.71),P<0.05]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实验组在调治Hp相干消化性溃疡方面要优于对照组。关键词荆花胃康;质子泵抑制剂;抗生素;消化性溃疡
消化性溃疡(PepticUlcer,PU)是一种频发性胃病,主要指发生于十二指肠和胃等部位的溃疡。PU是一种多因素疾病,Hp感染与其有着重要的关系[1]。Hp是一种螺旋形微厌氧的革兰阴性杆菌,人类是传染源之一,Hp感染增加了胃黏膜炎性反应进展为胃癌的风险。相关研究证实,胃癌组织中的Hp感染率高达70.21%,Hp在众多体外实验中对多种抗生素敏感,但在体内的疗效则较差。随着Hp对抗生素耐药性越来越强,多药合用越发得到重视。现代中药荆花胃康胶丸主要用于胃脘胀闷、十二指肠溃疡等。体外实验研究证明荆花胃康胶丸具有抑菌、杀菌作用,与抗生素联合使用则具有协同作用[2-3]。本研究评估中成药荆花胃康胶丸结合质子泵抑制剂以及抗生素根治Hp阳性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效果,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1资料与方法1.1文献来源
文献选自维普、中国知网、PUBMED等中英文数据库。
1.2检索策略
使用维普、中国知网、PUBMED等数据库进行检索,建库时限至年12月。中文检索词包括“荆花胃康、消化性溃疡、幽门螺杆菌”等。英文检索词包括“Jinghuaweikang、PepticUlcer、Antibiotics”等。
1.3纳入标准
1)随机对照试验;
2)胃镜确诊为PU患者;胃镜活检阳性、幽门螺杆菌特异性抗原(HelicobacterPyloriSpecificAntigen,HpSA)阳性、尿素呼气试验(ureabreathtest,UBT)阳性;性别、年龄不限;
3)实验组:荆花胃康胶丸、质子泵抑制剂以及抗生素;对照组:质子泵抑制剂、抗生素;
4)结局指标原来溃疡愈合率、总有效率、Hp根除率。
1.4排除标准
1)重复发表的文献;
2)非临床试验研究;
3)不符合PU诊断并含其他疾病的文献;
4)数据无法提取或合并的;
5)实验组、对照组内药名、剂量及次数模糊的;
6)胃镜活检阴性、HpSA阴性、呼气试验或者快速尿素酶试验呈阴性或未提及结果;
7)实验组、对照组患者不全是Hp阳性的;
8)实验组和对照组中的对照药不全相同的。
1.5数据库的规范与数据库的建立1.5.1数据库的规范
主要评价指标包括溃疡愈合率、总有效率、Hp根除率。
1)溃疡愈合率:以溃疡完全消失无炎性反应作为标准。
2)总有效率:在痊愈率、显效率和有效率的基础上得出。
3)Hp根除率:在最少停药4周后进行。
符合下面标准为根除:
1)RUT阴性;
2)HpSA阴性;
3)UBT阴性。1.5.2数据库的建立
由两名评价员展开筛查,并获取数据。纳入文献采用牛津评分系统进行质量评价,评价内容包括:随机方法、隐蔽分组、盲法等。评定总分为1~5分,1~2分为低质量研究,3~5分属于高质量研究。
1.6数据分析
通过RevMan5.3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分析的内容包含异质性检验、漏斗图等。异质性检验采用χ2检验及I2,以α=0.05作为检验水准,若P>0.10或者P≤0.10且I2<50%,则提示无异质性,选择固定效应模型进行评价,反之则用随机效应模型。倒漏斗图可评价是否存在发表偏倚。
2结果2.1文献搜索结果
去重筛查后纳入18篇,即文献[4-21],共涉及患者例。基本资料见表1。
中英文对照:[甲硝唑(MTZ);克拉霉素(CLR);阿莫西林(AMX);西咪替丁(CMTD);乐朗(LVFX);呋喃唑酮(FR);替硝唑(TNZ);荆花胃康(JHWK);耐信(EPZ);兰索拉唑(LPZ);奥克(OPZ);雷贝拉唑(RPZ)]。
2.2Meta分析结果2.2.1总有效率
共10个试验[4-13]。评价后无异质性(P=0.22,I2=25%),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评价。2组之间总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6.35,95%CI(4.05,9.93),P<0.05],实验组的效果要优于对照组。见图1。
2.2.2Hp根除率
共18个试验[4-21]。评价后无异质性(P=0.04,I2=40%),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评价。2组之间Hp根除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3.41,95%CI(2.63,4.41),P<0.05],实验组的Hp根除率要优于对照组。见图2。
2.2.3溃疡愈合率
共12个试验[9-20]。评价后无异质性(P=0.13,I2=33%),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评价。2组之间溃疡愈合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2.82,95%CI(2.14,3.71),P<0.05],实验组的溃疡愈合率要优于对照组。见图3。
2.2.4发表偏倚分析
以选定研究的OR值作为漏斗图的横坐标,OR值的对数标准误(SE)的倒数作为纵坐标,对总有效率进行漏斗图分析。漏斗图对称性欠佳,提示选择的文献可能存在发表的偏倚、阴性结果没发表等因素。见图4。
2.2.5不良反应
选择的18篇文献中,有5篇文献未提到有否不良反应,即文献[4,12-13,17,20],2篇文献对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进行了统计分析,得出P>0.05,说明无统计学意义,即文献[7,11],另外11篇文献仅提到发生了不良反应,但未对发生的不良反应情况予以统计分析。
3讨论PU是一种常见病,同时又是一种易反复的胃部疾病。刘彦娥[22]发现Hp感染是导致消化性溃疡的主要原因之一,对Hp阳性患者行Hp根治可有效治疗及预防消化性溃疡,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但是,我国Hp相干消化性溃疡感染人群众多,抗生素使用欠规范、耐药率高,因而Hp的根除治疗效果往往欠佳。当前Hp对抗生素的耐药多为继发性耐药,在一线治疗药物失败后有1/3~1/2的菌株会对采用的抗生素产生继发性耐药,继发性耐药会影响根治的疗效,导致抗菌药物的选择愈发困难。因此,如何规范用药以降低抗生素的耐药率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常用一线抗Hp治疗药物很多都存在耐药菌株增多问题从而导致抗Hp治疗失败。有研究表明对克拉霉素、甲硝唑的耐药是抗Hp失败的重要原因,应对的举措为多药联合治疗,但使用的抗生素越多,不良反应以及耐药发生的可能性就越大。丰胜利[23]发现在寻找根除Hp的新药和新方法方面,中西医综合治疗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中药荆花胃康胶丸抗菌原理并非是单纯杀菌,可能还与调节机体全身或胃肠免疫功能有关,所以在临床上中西药联用后Hp根除率明显升高,且在改善临床相关症状、减少不良反应等方面具有优势。本Meta分析总共选定了18篇文献,涉及患者总数例。Meta分析结果提示:实验组的总有效率、Hp根除率以及溃疡愈合率均优于对照组,2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从而印证了中西药综合治疗较好的运用前景,有助于今后临床用药的进一步优化选择。但是,本篇Meta分析也存在不足之处。因此,有必要进行样本量更丰富、随机方法明确的临床试验,采用更为一致的疗效标准,从而获得更为精确的结论,为今后的治疗提供相应的理论支撑。
参考文献[1]于阳,赵顺.幽门螺杆菌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及胃癌的关系探讨[J].中国实用医药,2013,8(32):65-66.[2]LiuW,LiuY,ZhangXZ,etal.InvitrobactericidalactivityofJinghuaWeikangCapsuleanditsindividualherbChennopodiumambro-sioidesL.againstantibioticresistantHelicobacterpylori[J].ChinJIntegrMed,2013,19(1):54-57.[3]黄星涛,张学智,李宁,等.荆花胃康胶丸对幽门螺杆菌耐药菌株体外抑菌作用的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10,18(5):290-293.[4]张贺燕.荆花胃康胶丸联合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旋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46例[J].中国药业,2013,22(16):109-109.[5]王建华,韩元才.荆花胃康胶丸治疗消化性溃疡138例临床分析[J].北方药学,2015,12(8):168-169.[6]曹蕊芸,张科.荆花胃康胶丸对幽门螺杆菌阳性十二指肠溃疡治疗效果的影响[J].中国基层医药,2012,19(18):2851-2852.[7]柴玉萍.荆花胃康胶丸联合含质子泵抑制剂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学工程,2016,24(4):110-111.[8]赵迪.三联疗法联合荆花胃康胶丸根除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溃疡疗效分析[J].中外医疗,2015,34(1):131-132.[9]辛玉珍.荆花胃康胶丸联合埃索美拉唑治疗难治性消化性溃疡70例临床观察[J].青海医药杂志,2015,45(8):19-21.[10]贾宝洋,杨志平,关晓辉.荆花胃康胶丸联合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研究[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6,34(4):1009-1011.[11]石燕燕,孙军.荆花胃康胶丸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医学工程,2014,22(12):114.[12]韦照永.荆花胃康胶丸四联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观察[J].天津中医药,2010,27(6):482.[13]周洋.荆花胃康胶丸与三联用药联合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17(28):4426-4427.[14]马桂凤,华建平,李俊美,等.荆花胃康胶丸治疗十二指肠球溃疡的疗效[J].中国新药杂志,2006,15(21):1874-1876.[15]李治国.荆花胃康胶丸治疗消化性溃疡42例临床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09,13(20):599-600.[16]郑闽,詹丽英,李志晋,等.荆花胃康胶丸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观察[J].世界中医药,2013,8(4):412-413.[17]孟云霞,洪慧杰.以奥美拉唑为基础的三联和合用荆花胃康胶丸根除幽门螺杆菌的疗效分析[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2,12(5):654-655.[18]张莲莲.荆花胃康胶丸四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观察[J].中国民康医学,2013,25(9):11-12.[19]付世龙,张彩莲.荆花胃康胶丸联合“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观察[J].西部中医药,2011,24(7):66-68.[20]张洋.荆花胃康胶丸联合三联疗法治疗Hp阳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疗效观察[J].中国卫生产业,2012,9(16):154-154.[21]胡伏莲,成虹,张学智,等.多中心临床观察荆花胃康联合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十二指肠溃疡和胃炎疗效及耐药分析[J].中华医学杂志,2012,92(10):679-684.[22]刘彦娥.幽门螺杆菌诱发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研究[J].山西医药杂志,2015,44(18):2145-2146.[23]丰胜利.荆花胃康胶丸抗幽门螺杆菌治疗研究进展[J].现代中医临床,2014,21(6):55-57.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注明: http://www.hweas.com/jbtz/11614.html
- 上一篇文章: 王楷谚二代弟子亲上阵,董针奇穴正脉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