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压痛诊断法与手法操作的结合应用
在常规按摩操作过程中,我们通过手法施术,不但能够疏通经络、行气活血、松解肌肉、滑利关节,起到保健放松的作用,而且可以解痉镇痛、剥离粘连、整复错位,达到一定的治疗目的。如果能够适当的留意穴位压痛,对很多患者尚未自觉症状的疾病能起到早期发现的作用,及时建议患者进行其他辅助检查,从而得到及时正确、全面有效的治疗。现就这套理论体系的实质内容和本人的一点体会与大家分享。1.穴位压痛辨病诊断法的概念穴位压痛辨病诊断法是根据祖国医学经络学说中“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脏腑,外络与肢节”的理论,用拇指和食指的指腹在穴位上按压或滑动,以发现患者穴位压痛点、凹陷或结节,借以诊断疾患的一种方法。穴位压痛辨病诊断法具有方法简便,易于学习掌握和不受条件设备限制的优点。查出的主要反应穴位既是诊断穴,也是对病人具体治疗的穴位,而治疗效果如何,又是考验诊断准确与否的一个步骤,从而使穴位诊断和治疗有机的结合起来。2.检查方法和诊断步骤穴位压痛诊断和压痛等级评定是辨病的主要依据。穴位压痛诊断共分两个步骤,一是穴位压痛检查和评级,二是穴位压痛分析诊断。指腹在穴位上做按压或滑动检查,以发现穴位压痛或凹陷结节等现象。穴位压痛评级标准分为四级,一般压痛为“一个加号”,明显压痛为“两个加号”,皱眉呼吸痛为“三个加号”,疼痛拒按者为“四个加号”。分析时应全面考虑,对小刺激大反应的病人,要努力找出压痛最明显的穴位。正常刺激正常反应的病人往往是“腧穴”压痛反应轻一些,而一些“郄穴”压痛比较明显,“募穴”反应往往比较正常。分析时,首先从36个基础穴位压痛反应点进行定位分析,找出患者主要的“病经”及其表里关系,然后在36个穴位的分经基础上,再结合奇穴和特效穴出现的压痛反应即可构成明确的诊断。基础穴结合奇特穴穴位压痛才能下诊断,在基础穴无压痛的情况下,只能说明有某种疾病的症状。3.奇特穴简介为了进一步说明一些穴位的相对特异性和便于临床诊断,下面仅就新大郄、足临泣、脾俞、温溜、阳陵泉等穴位作一些具体说明。3.1新大郄穴出现压痛时,只能说明患者有癌症,但还不能做出定位诊断,只有配穴才能做出定位诊断。如新大郄穴配食管下俞,诊断食道癌,配肺俞诊断肺癌,配肝俞诊断肝癌,配中脘、承满诊断胃癌,配胰俞、地机诊断为胰腺癌,配生殖点诊断前列腺癌,配次次髎、带脉诊断子宫癌,配天俞、大肠俞诊断为直肠癌。3.2足临泣穴出现压痛只能说明患者有结石症,配胆囊点诊断胆石症,配子宫穴诊断肾盂结石,配肓俞诊断输尿管结石,配大巨穴诊断膀胱结石。3.3温溜穴出现压痛只能说明消化道有穿孔,配肝俞、食管下俞诊断食道静脉曲张出血,配中脘、左承满,右溃疡点诊断溃疡穿孔,配中脘、右溃疡点、右梁门诊断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配天枢、大肠俞诊断肠穿孔。3.4脾俞出现压痛或凹陷时,说明患者肌张力低下,可能患有内脏下垂方面的疾病,配肝明穴诊断肝下垂,配太溪诊断肾下垂,配下垂点诊断胃下垂,配子宫穴、次髎、带脉诊断子宫脱垂。3.5阳陵泉穴出现压痛时,只能说明患者消化道出血,但不能定位,配中脘、左承满诊断胃出血,配中脘、右梁门、右溃疡点诊断十二指肠溃疡出血,配阳陵泉穴诊断肠出血,配天枢、大肠俞诊断直肠出血。阴阳陵泉穴位比较敏感,一般在“两个加号”以上者才能诊断。有些穴位压痛反应具有双重性,如头风穴出现压痛时,“一个加号”是头晕,“三个加号”以上诊断为美尼尔氏综合征。地机穴出现压痛在“两个加号”以下为四肢乏力,“三个加号”以上为急性胰腺炎。肝炎穴出现压痛在“两个加号”以内,说明目前肝功能基本正常。4.十二经腧募郄穴主症肺经募穴:中府腧穴:肺俞郄穴:孔最以上诸穴,主治气管炎、哮喘、肺炎、结核、咯血、盗汗、胸痛、皮肤病、痔。大肠经募穴:天俞腧穴:大肠俞郄穴:温溜以上诸穴,主治肠炎、腹泻、便闭、腰痛、痔核。心经募穴:巨阙腧穴:心俞郄穴:阴郄以上诸穴,主治心慌、心跳、心律不齐、心悸、亢进、贫血、疑病、神经衰弱、盗汗、胃痛、呕吐。小肠经募穴:关元腧穴:小肠俞郄穴:养老以上诸穴,主治脐下绞痛、腹胀痛、不孕症、白带多、遗精、疝气、腰痛、坐骨神经痛、耳病、视力减退、近视。心包络经募穴:膻中腧穴:厥阴俞郄穴:郄门以上诸穴,主治心脏病、血液循环病、心动过速、神经衰弱、多梦、头顶痛、胸闷、癫痫。三焦经募穴:石门腧穴:三焦俞郄穴:会中以上诸穴,主治小便不利、泄泻不止、腹痛、水肿、遗尿、腰痛、胸膜炎、腹膜炎、耳鸣、耳聋、妇科病。肝经募穴:期门腧穴:肝俞郄穴:中渎以上诸穴,主治胸膜炎、肋间神经痛、神经衰弱、胆怯眩晕、肝炎、呕吐、胃酸过高、腰痛、不能俯仰、月经不调、烦躁、眼病。胆经募穴:日月腧穴:胆俞郄穴:外丘以上诸穴,主治胆囊炎、胆石症、胆道感染、肝炎、胃痛、坐骨神经痛、偏头痛、关节炎、小儿麻痹。脾经募穴:章门腧穴:脾俞郄穴:地机以上诸穴,主治脾脏肿大、腹泻、消化不良、消化道溃疡、神经性呕吐、胃下垂、肾下垂、子宫下垂、肝炎、胰腺炎、出血性疾病、四肢无力、肌肉萎缩、肌肉关节痛。胃经募穴:中脘腧穴:胃俞郄穴:梁丘以上诸穴,主治胃炎、胃痛、胃下垂、消化不良、腹胀、呕吐、溃疡病、胃痉挛、气喘、高血压。肾经募穴:京门腧穴:肾俞郄穴:水泉以上诸穴,主治口苦、咽喉肿痛、心躁、足心热痛、发育不良、生殖泌尿系病、肾炎、阳痿、遗精、遗尿、闭经、子宫脱垂、脱发、耳鸣、腰痛、小儿麻痹。膀胱经募穴:中极腧穴:膀胱俞郄穴:金门以上诸穴,主治遗精、遗尿、阳痿、肾炎、膀胱炎、尿血、尿频、月经不调、面色黑、不能平睡、恐惧。5.各系统疾病穴位检查要点5.1呼吸系统感冒:基础穴是肺俞,诊断穴是风门。支气管炎:肺俞,库房穴。支气管哮喘:肺俞穴,气户。肺炎:肺俞穴,五鳢。肺癌:新大郄穴(臂横纹与横纹连线中点偏外下五分),肺俞穴。胸痛:肺俞穴,池颧(腕背横纹之中点伸指总肌腱桡侧。5.2消化系统疾病胃炎:中脘穴,左承满。胃痉挛,中脘穴,左承满,梁丘穴。胃下垂:脾俞凹陷,下垂点(脐上2.5寸)。胃溃疡:中脘穴,左溃疡点(胃苍穴旁开2寸)。胃癌:新大郄,中脘穴。急性肠炎:天枢穴,左承满,下巨虚。痢疾:天俞穴,魂射(脐旁1寸)。肠痉挛:天枢穴,脐中穴(气海穴旁开1.5寸)。十二指肠溃疡:中脘穴,右梁门穴,右溃疡点(胃苍穴旁开2寸)。消化不良:中脘穴,石关(建里穴旁开1寸)。呕吐:中脘穴,滑肉门穴。膈肌痉挛:中脘穴,呃逆穴(乳头直下相当于第7、8肋间)。便闭:天枢穴,通便(天枢穴旁开1寸)。5.3肝胆系统急性黄疸性肝炎:肝俞穴,至阳穴,腧边(第十腰椎旁开1寸)。肝癌:新大郄,肝俞。肝脾肿大:肝俞穴,兴隆(水分穴旁开1寸)。急性胆囊炎:胆俞,胆囊点(阳陵泉下一横指)。胆道蛔虫症:胆囊点,陵下穴(阳陵泉穴下一横指)。胆石症:胆囊点,百虫窝穴(穴海上1寸),足临泣。5.4心血管系统风心病:小肠俞,心脏点(前臂尺侧肘横纹下3寸)。心肌炎:神堂穴,大陵穴。心内膜炎:神堂穴,督俞。心律不齐:神堂穴,心俞穴。高血压:血压点(第6颈椎旁开2寸)。低血压:血压点,神门穴。冠心病心绞痛:神堂穴,灵道穴。心肌梗塞:神堂穴,极泉穴。5.5泌尿生殖系统疾病检查肾盂肾炎:肾俞穴,子宫穴(中极穴旁开3寸)。膀胱炎:肾俞穴,大巨穴。月经不调:三阴交穴。崩漏:灸起穴(第一颈椎棘突下凹中)。痛经:三阴交穴,外陵穴。闭经:三阴交穴,痛经穴(腹部髂前肌内二寸处)。盆腔炎:三阴交穴,次#穴。子宫癌:新大郄穴,次#穴。卵巢囊肿:次#穴,积聚块穴(第二腰椎旁开4寸)。孕吐:生殖点穴(次#内侧5分),滑肉门穴。5.6外科疾病急性胰腺炎:胰俞(第八胸椎旁开1.5寸),地机。阑尾炎:天枢穴,阑尾穴(足三里穴下二寸)。消化道穿孔:温溜穴。膀胱炎:中极穴,大巨穴。结石:足临泣穴。肾盂结石:足临泣,子宫穴(中极穴旁开3寸)。输尿管结石:足临泣,肓俞。膀胱结石:足临泣,大巨穴。前列腺炎:肾俞穴,生殖点(次髎穴内5分)。痔疮:大肠俞,孔最穴。腰痛:肾俞,中空(第5腰椎旁开3.5寸)。腰扭伤:肾俞,扭伤穴(曲池与阳溪穴连线处)。5.7神经系统疾病穴位检查神经衰弱:神道。坐骨神经痛:肾俞穴,坐骨穴(股骨粗隆与尾骨连线中点下1寸)。肋间神经痛:径穴(肘横纹与腕横纹连线中点)。脑性瘫痪:哑门穴。糖尿病:神郄穴(扶突穴下1寸),小天心。头痛:颈二穴(第二颈椎旁2.5寸)。偏头痛:颈二穴,通天穴。5.8五官科疾病青光眼:肝俞穴,延迟(从颞骨乳突高点划一连线与发际相交之点)。咽喉炎:颈五穴(第5颈椎旁开2.5寸)。扁桃腺炎:劳宫穴。口腔溃疡:前正穴(头维前方5分与耳垂中点相平)。过敏性鼻炎:加鼻穴(在鼻骨与侧臂软骨交界处)。衄血:衄血穴(项肌隆起穴沟中,后发际之点)。美尼尔氏症:头风穴(大腿腓骨侧面骨骨中线上9寸)。5.9内分泌疾病、关节病穴位检查甲亢:前曲泽(曲泽下1寸)。糖尿病:肾俞穴、神郄穴(扶突穴下1寸)。骨性关节炎:肾俞穴,大杼穴。风湿性关节炎:小肠俞,髓骨穴(髓骨穴外开1.5寸)。肩周炎:天宗穴。6.体会几年来本人在按摩手法操作过程中比较留意和注重穴位的压痛反应,体会到在这套理论体系的指导下对患者尚未发现或尚未引起重视的一些疾病可起到早期发现和帮助诊断的作用。例如我们怀疑患者有心血管方面的疾病时就应注意,心肌梗塞以极泉穴阳性率最高,冠心病心绞痛以灵道穴阳性率最高。高血压血压点阳性率最高,心肌炎以大陵穴阳性率最高,风心病以心脏点与上郄门阳性率最高,心力衰竭以寸平穴阳性率最高。如呼吸系统疾病则肺俞、中府、孔最三穴均有明显的阳性反应,因而具有系统诊断定位的参考意义。而肺结核以结核穴阳性率最高,肺炎以五里穴阳性率最高,慢性气管炎以库房穴阳性率最高。病案:某女,48岁,近两个月来自觉神疲乏力,精神不振,食欲略增,小便次数和量略有增加,经询问家族有糖尿病史,随即进行穴位压痛诊断,在神郄、胰俞、小天心处均有明显压痛和结节状反应物,医院实验室检查诊断为轻度糖尿病。某女,64岁,右上腹剧痛10小时,曾有右上腹慢性疼痛史,在足临泣、胆囊点、胆俞均有明显压痛,疑似胆结石合并急性炎症,医院就诊。后经硬膜外麻醉下施剖腹探查,术中见胆囊明显扩张充血,总胆管扩张2厘米,壶腹部有约蚕豆大的结石,穴位诊断完全正确。
康民盲人推拿中心kmmrtnzx
努力成为赤峰地区较专业的纯盲人推拿服务中心,g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注明:
http://www.hweas.com/jbtz/11342.html
- 上一篇文章: 子宫肌瘤,可以试试艾灸痞根穴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