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十二指肠炎 > 疾病分类 > > 正文 >

粪便微生物移植并发巨细胞病毒感染一例

粪便微生物移植(FMT)应用于炎症性肠病(IBD)的疗效尚不肯定,使用时需谨慎,特别是未对供者行粪便检测及筛查的情况下。

医院的ElizabethL.Hohmann医生等报道了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行FMT后出现巨细胞病毒(CMV)感染1例,发表在年8月14日的NEJM杂志上。

病史回顾一位37岁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因腹部绞痛、腹泻、便血1月入院。患者7年前开始出现灰色便伴黏液及血液,医院,诊断为溃疡性结肠炎,并予美沙拉嗪治疗。4年前,患者暴发了一次重症溃疡性结肠炎而再次就诊于他院。结肠镜显示病变已延伸至横结肠,并得到病理学确认,经过泼尼松和美沙拉嗪治疗后,患者病情改善,其拒绝使用免疫抑制剂,后逐渐减少激素用量。3年前,患者因大便次数增加、便血1月就诊于我院门诊。患者诉,此前因怀疑美沙拉嗪引起座疮,自行将美沙拉嗪减量并停药2周。此后又继续使用美沙拉嗪及泼尼松治疗,患者拒绝使用硫唑嘌呤。此后的两年半内,患者溃结反复发作,不规律使用美沙拉嗪缓释剂及泼尼松治疗。曾短暂使用6-巯基嘌呤治疗,但因肝功能受损而停用。患者拒绝使用抗TNF治疗,采取不含谷物、乳糖、蔗糖的饮食及益生菌治疗。此后患者在门诊复查。近5月的实验室检查结果见表1。

表1患者近5月的实验室检查结果

2月前,患者出现左上腹绞痛、伴迫切感的水样血便、背部痉挛、关节疼痛等症状波动,考虑为溃结发作。

患者拒绝行结肠镜评估病情,粪钙卫蛋白升至μg/g(正常值≤50)。

20天前,患者在门诊复查,自诉通过改变饮食习惯、休息及益生菌治疗而不使用其他药物情况下,症状部分缓解。

患者对青霉素及红霉素过敏。患者咨询是否能进行FMT,但被告知该法对复发性难辨梭菌肠炎疗效较好,而在溃结中有效性不肯定。

体查:体重67.7kg,无阳性发现。患者拒绝接受结肠镜检查及美沙拉嗪类药物,于是予以泼尼松治疗。14天前,患者因大便次数增加(6次/日)及持续便血,泼尼松加量。12天前,通过电话会诊,建议其加用泼尼松灌肠剂,使用5天后,症状部分缓解。3天前,患者诉发热,最高温度为38.1℃,大便4~5次/日,伴血便。

当天,患者就诊于门诊,诉频繁血便伴紧迫感,达10次/日,同时有消瘦(3周内下降4kg)、疲乏、食欲下降、小关节疼痛、左腹疼痛(与饮食无关)、盗汗、发热(最高38.8℃)。

患者反映几周前曾利用其妻子及一位10月大的婴儿的粪便在家行FMT治疗。

既往有缺铁性贫血病史(曾口服及静脉补充铁剂)、性腺功能低下症(曾使用克罗米芬治疗)、焦虑、季节性过敏、PPD试验阳性(曾使用异烟肼治疗),有益生菌及维生素D3服药史。其在办公室工作,与妻子及孩子一起居住。患者几乎不饮酒,无吸烟及静脉药物使用史。曾经到过中美及南美,其为欧洲后裔,家族中午克罗恩病或溃结病史。体查:体形消瘦,面色苍白,体温37.8℃,血压/56mmHg,脉搏86次/分,呼吸16次/分,血氧饱和度97%,体重64公斤,身高cm,BMI19.8kg/m2。腹平软,左下腹轻压痛,肠鸣音可及,余无明显异常。辅查:血钙、血糖、肝肾功能正常,其他检查结果如表1所列。静脉予以甲强龙、生理盐水及蔗糖铁治疗。诊断及相关讨论ElizabethL.Hohmann医生总结,此患者的主要特点为既往有7年的溃结病史,曾多次发作,使用糖皮质激素而没有使用其他的免疫抑制剂控制,此次发病已有2月,并使用泼尼松治疗。

入院时,患者有发热、体重下降、恶化的血样腹泻、白细胞及血小板升高等表现。

既往PPD阳性,曾预防性使用异烟肼治疗,然而ElizabethL.Hohmann医生认为这与患者当前出现的问题无关,尽管胃肠道结核可能与IBD相似。

有趣的在于患者曾在家行2位供者提供的FMT治疗(其中1位供者为婴儿),这让我们不得不考虑感染性疾病。什么样的感染性疾病能导致血样腹泻及在此区域内流行?同时什么样的感染性疾病可能与在家进行的FMT治疗有关,假设并未对供者的粪便进行微生物检测。回顾患者病史,ElizabethL.Hohmann医生发现,从一开始,患者的症状就与多种细菌、病毒及寄生虫感染相符。接受糖皮质激素治疗的炎症性肠病(IBD)患者的感染症状可能不典型,且感染的微生物数量较少。血样腹泻血样腹泻是大肠杆菌O:H7及志贺菌感染的典型症状,出血型大肠杆菌的感染者通常无发热,溶血性尿毒症综合症在儿童中更常见。产酸克雷伯杆菌是新近发现的导致出血性肠炎的罕见微生物,常有抗菌素使用史。患者出现症状时,社区并无感染性疾病的暴发流行,全国正逐渐上演沙门杆菌的暴发感染,但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但该患者并无典型的细菌性肠炎表现。感染和IBD患者既往有IBD病史,那目前应考虑什么感染呢?难辨梭状杆菌在IBD患者中很常见,其感染与IBD发作相似或起加重作用。李斯特氏菌感染也有可能,特别是在有激素使用史时,虽然该患者的腹泻十分严重及持久。巨细胞病毒(CMV)感染是IBD常见的并发症,并能在使用激素的患者中复发。肠道病毒能慢性感染免疫力低下的患者,但通常导致慢性脑膜脑炎,与此例不符。FMT

FMT的目的是将正常人体内的肠道细菌移植到菌群失调患者中,其最常见及受认可的指征是难辨梭状杆菌感染。

许多观察性研究及一些RCT研究表明其治疗复发性难辨梭状杆菌感染的有效率达90%。

从健康供体中获得的粪便悬液可通过结肠镜、灌肠、鼻胃管、鼻十二指肠管或胶囊移植入受者体内。尽管对于筛查供者及其粪便有公认的标准,但关于移植中引起相关感染的信息还是十分有限的。

曾有报道说经结肠镜行FMT可能导致诺如病毒感染,但尚未确切证实,也有假设认为感染来自执行此操作的医务工作者。

ElizabethL.Hohmann医生曾向一些专家发邮件咨询,只获得一个相关的回复,它描述了一例移植后,发生了由人芽囊原虫感染引起的腹泻。

年,在FDA举办的关于FMT监管的会议中,一位科学家报道了某供者其实为伤寒杆菌的携带者,尽管并无发热等症状。

这些提示从肛门端(经结肠镜等)行粪便微生物移植治疗的感染可能性较经口端小。

什么感染能通过10月大婴儿的粪便传播?一些患者咨询FMT相关事宜时,表示希望使用儿童的粪便,他们认为儿童粪便污染的可能性较小,且可以免除感染性疾病的检测。

目前CMV感染是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问题是其是否就是经移植治疗后感染的。

这虽然可能性小,但也并非无可能。35岁以上的美国人中,50%~90%巨细胞血清学检查阳性。如果该患者之前无CMV暴露史,那就可能来自移植。

CMV在尿中含量最高,但可通过尿布污染粪便。因此,ElizabethL.Hohmann医生认为患者既往有IBD发作史,曾使用婴儿的粪便在家行FMT,此过程中可能叠加了CMV感染。

AshwinN.Ananthakrishnan医生认为,在溃结患者中出现腹泻和血便是很难将溃结复发与由叠加感染区别。这两个诊断可能并不互相独立,因为感染可能触发溃结复发。患者前一年的病程是疾病活动的最佳评定指标。

患者近两年来间断性复发并且未规律服药,提示其下次复发的风险升高。

然而,其体重下降明显、发热及对先前有效的治疗此次无反应表明可能存在感染等其他因素,其中最可能的感染是难辨梭状杆菌及CMV,此例中,患者曾在家行FMT,加大了诊断的复杂性。

患者此前在门诊复查,并未发现难辨梭状杆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婴儿的粪便中常含难辨梭状杆菌,但其粪便检查结果为阴性,因而排除该诊断。

CMV结肠炎可能加重溃结,这在糖皮质激素耐药的患者中占1/3,其中大部分病例由CMV感染后再度激发导致。

原发性CMV感染并不常见,经常有发热、不适、出汗等全身症状,实验室检查可发现异型淋巴细胞及转氨酶升高。

消化道CMV感染需要内镜及病理确认,于是医生们对患者行乙状结肠镜检查。内镜显示,炎症活动期,表现为充血、颗粒样物质、深溃疡及周围水肿(图1),与重症结肠炎、CMV感染或两者相符。

为了获得确切诊断,对病变组织取活检行病理检查。

图1乙状结肠镜表现临床诊断重症结肠炎可能并发感染性结肠炎。ElizabethL.Hohmann医生的诊断:CMV肠炎及IBD。病理讨论

VikramDeshpande医生认为,活检标本由肠粘膜的几个碎片组成,都有炎症表现,光镜下(图2A)可以发现黏膜糜烂、溃疡,周围伴颗粒样物质,同时存在隐窝炎。

隐窝结构改变、变浅及基底部浆细胞增多都支持慢性炎症的诊断。

在IBD患者中,有几项检查支持是否有CMV感染,如血清CMV抗原检测、或者特异性PCR检测。

然而,即便发现存在CMV病毒蛋白或DNA也不能确定CMV肠炎的诊断,后者须存在肠粘膜损伤。再者,阴性结果也不能排除胃肠道疾病。

活检标本HE染色、免疫组化、PCR检测有助于CMV肠炎的诊断。其中,HE染色的灵敏度最低,此外病毒感染导致的细胞改变十分轻微,因而免疫组化是HE的有利辅助措施。

PCR检测的灵敏度最高,但如无肠粘膜损伤,其阳性结果的临床意义尚不肯定。

CMV肠炎的诊断常常依赖于HE染色发现病毒导致的细胞损害的依据及免疫组化结果,特别是在糖皮质激素耐药的患者中。

仔细阅片,可发现患者的活检标本中夹杂着一些体积稍大的细胞,其胞浆为亮红色,核增大,含核内包涵体,支持CMV感染的诊断(图2B)。

免疫组化也发现几个大的免疫反应细胞。免疫组化发现的阳性细胞数远远高于HE染色所发现的数目。

图2病理结果值得一提的是,患者入院5天后,采血行CMV核酸检测,结果示其DNA含量为拷贝/mL,这些检查结果进一步支持重症活动性溃疡性结肠炎并发CMV感染。治疗方案及讨论

Ananthakrishnan医生认为,溃结并发CMV感染非常值得讨论。一些研究认为,CMV只是一个与疾病无关的旁观者。

而另一些研究认为,它加重结肠炎症并增加结肠切除术的可能性。在某些情况下,如此例患者,CMV感染使溃结难以控制,特异性的抗病毒治疗将更有利。

为此,对患者加予静脉更昔洛韦及口服缬更昔洛韦治疗,一般来说,此方案的副作用在可接受范围内且治疗成功率较高。

尽管某些患者可能稍后会采取免疫抑制剂治疗,即便在未采取预防性措施的情况下,CMV复发的风险也非常低。

菌群失调在溃结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IBD患者肠道菌群的多样性下降,因此,FMT也逐渐引起大家







































白癜风效果
北京现在治疗白癜风得多少钱

转载注明: http://www.hweas.com/jbfl/7183.html

Copyright 2008-2009 http://www.hwea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十二指肠炎 版权所有

>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