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十二指肠炎 > 疾病分类 > > 正文 >

翻书李宗仁回忆录三次抉择中的蒋李恩

年,国共内战形势急转直下。北平被围,只是时间问题。华北剿匪总司令傅作义如笼中之鸟,惶惶不可终日。其时,恰逢副总统李宗仁在北平逗留,傅便屡屡问李:“到那时,怎么办?”

李宗仁深知傅的心思。傅一不愿投降,二不愿逃亡,三又不甘心自杀,看上去已无路可走。但是,李宗仁又能给出什么好建议呢?他虽贵为副总统,却也很快就将落入与傅一样的困境中了。

年1月,傅作义向共产党投诚。12月,李宗仁乘专机由香港直飞美国。名义上是赴美治病,当然,他当时也确实患了十二指肠炎,胃部出血,但后来的史学家们可能会忽略这一点,而以“流亡”记载。

读《李宗仁回忆录》,很感兴趣于李宗仁在历史紧要关头的抉择。自年,李宗仁在玉林地区拉起一支武装“占山为王”开始,统一广西、两次北伐、蒋桂大战、中原大战、血战台儿庄……李的一生可谓波澜壮阔,他的个人意志曾多次影响着中国近代史的走势。其中尤以竞选副总统、流亡海外、晚年辗转回大陆最为后世的读者所好奇:他当时何以做出了那样的选择?

作者:李宗仁口述,唐德刚撰写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2

页数:

听李宗仁晚年的口述,不难发现,在他犹豫彷徨之际,他与自己的拜把子兄弟蒋介石之间的恩恩怨怨,往往成为影响他做出最终决断的首要因素。

先是年的副总统竞选。根据李宗仁的说法,他是做了两种打算的:第一,以天下为己任,挺身而出,对彻底腐化了的国民党政府作起死回生的民主改革,以挽狂澜于既倒;第二,如选不上,便告老还乡,息影林泉。

合情合理,进退有据。李宗仁巧妙地把自己竞选的动机跟“名利”“权势”这些污浊的字眼撇了个干干净净。至于坊间传说的有美国在背后大力支持,李宗仁一字未提。

李宗仁宣布竞选,让蒋介石很恼火。但蒋没想到的是,他对李宗仁的夙恨反给了李宗仁莫大的自信。李宗仁对自己的老部下、同为“广西三杰”之一的黄绍竑说:“你知道国民党政权在现在人民的眼中已反动透顶,因此大家都希望我们党内有像我这样比较开明而敢作敢为的人出来辅佐蒋先生,换换空气。此次竞选,蒋先生和CC系不反对我便罢,他们愈反对,我自信我获选的可能性便愈大。”

此后的剧情,《建国大业》中有过类似的再现。蒋介石说:“我不支持你,你还选得到?”李宗仁非常硬气地回答:“你看吧!我可能选得到!”

蒋介石闻听此言,恼羞成怒,大叫:“你一定选不到,一定选不到!”

李宗仁也不由得情绪激动,跟着说:“委员长,我一定选得到!”

这是蒋李矛盾的最高潮。蒋视之为一生的奇耻大辱。不管是出于“挽狂澜于既倒”的伟大动机,还是赌气般地想争口气,从这个时候起,李宗仁便誓要将竞选进行到底。

李宗仁果然战胜了蒋介石派出的代表孙科,当上了副总统。随着大陆局势的无法收拾,蒋介石引退,李宗仁也从副总统做到了代总统。唐德刚在后记中披露,他曾就此向李宗仁求证“逼宫”一说,被李宗仁否认。

然而,李宗仁很快便深深挫败于代总统的无能为力,继而又对自己出任代总统做了一番解释:“蒋先生引退时,我原坚持不就,他定要我出来支撑残局;及我勉为其难,他又在背后处心积虑地要我从速垮台。”

细读《李宗仁回忆录》,最初很为李将军忧国忧民的情怀和凡事以天下先,从不计较个人利益的高尚品德而心生敬佩。但类似这样的口述多了,疑问也就冒了出来。李宗仁当真是如此完美?其实,不论是副总统,还是代总统,依李宗仁对蒋介石擅长玩弄权术的了解,他怎能不知这种虚位之“有名无实”?

口述历史的作者,往往喜欢往自己脸上贴金,粉饰美化一番。如李宗仁这样的一时枭雄,也不能免俗。由此,也直接给后来的读者造成了阅读上的困惑,难以窥见其真实的心路历程。《李宗仁回忆录》出版后,非议不断,大多对李宗仁的频频自夸有所诟病。其实,宽容一点看,德公晚年的这些口述,大概也可以三七开,七分在抒当年未酬之志,三分在借机对后生晚辈吹牛吧!

但不管如何吹牛,作为蒋介石一生的死对头,他对蒋介石的认识之深,让人惊叹。《李宗仁回忆录》中披露了许许多多蒋介石的卑劣。

年蒋介石与李宗仁(右一)在仪式上。

比如用人方面,蒋介石重用嫡系,世人尽知。汤恩伯在河南胡作非为,不受李宗仁管制。李宗仁却并不上报中央。“汤恩伯、胡宗南等不服从我的命令,是蒋先生所最高兴的。”“据实报上去,蒋先生非但不办汤、胡,反会将我的报告交给他们看,说你看你的长官在告你呢!这样一来,汤、胡等人感知遇之恩,会对委员长更加服从。而我们战区之内,部将与司令官间的摩擦却随之发生了。”

这真是把蒋介石的用人看透到了骨子里!

又比如说怪脾气方面,李宗仁说蒋介石每次下野总要杀一二要员泄愤。年,遭难者为第十军军长王天培和第十四军军长赖世璜。年,在沪被捕的邓演达被一纸手令枪决。年,遭殃的则为陈仪。

军事方面,“蒋先生在中国战场纵横数十年,他所凭借的武器,不外金钱收买和分化离间的伎俩。若从军事观点立论,则蒋先生实在是既不能将将,也不能将兵。”

正因为对“蒋先生”为人的通透了解,促使他分分钟就做出了人生中第二次重要选择——宁可流亡,也不愿回台湾。

据说国民党兵败之际,白崇禧劝李宗仁去台湾,李宗仁勃然大怒:“混蛋才去!”但在《李宗仁回忆录》中找不到这条记载。李宗仁简单地将自己不回台的原因归结为蒋李的恩怨,“以蒋先生过去对我衔恨之深,我一旦失去自由,恐欲求为张汉卿第二也不可得了。”此种担忧,倒也在情理之中。

李宗仁16年的海外流亡生活,在回忆录中只体现为短短的最后一章“纽约就医和华府做客”。即使如此,该章中也不乏对蒋介石的贬损和对自己的美誉。“中国人民痛恨蒋介石统治的,多寄我以无穷的希望。”“如果国内人民、海外侨胞,以及友邦舆论界与友邦政府,能予我以有力的支持,我未始不可把台湾建成一民主政治的示范区。”

以李宗仁之前治理广西的能力,此言也许并不为过。但就当时他自身的处境来说,这话怕和蒋介石的“反攻大陆”一样,只能是异想天开,沦为历史的笑柄了。

简单粗暴地说,《李宗仁回忆录》就是一部加长版蒋李恩怨史。李宗仁对蒋氏政权的不满,一直延续到了人生的晚年。在美国做寓公的孤独无聊中,愈是回忆、反思,愈是对蒋氏政权绝望。

年,李宗仁秘密返回祖国大陆。有不少报章说台湾方面曾布置暗杀计划,以阻挠其回国。李宗仁在访谈中也告诉唐德刚,艾森豪威尔总统曾有意在台湾发动武装政变,意图成功后送李宗仁回台,从事民主改革。

戏码越来越精彩,只是谁也没有得逞。李宗仁当然不会采纳艾森豪威尔那想象力太过丰富的主意,“要我借重美国人来把蒋先生搞掉,这一点我不能做。”

至于回国的动机,唐德刚在后记中大加推测,有不甘寂寞说,在礼以上宾、胜者如友的北京吹起牛来,显然更过瘾,有为纯朴的华侨爱国心驱使说,有彼时其夫人郭德洁被查出患癌,催生落叶归根的念头说……但遗憾的是,李宗仁的口述到回国前便戛然而止。而在公开发表的李宗仁当年的声明中,则只有一条原因,“感于我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和毛主席英明领导之下……毅然从海外回到国内,期望……参加社会主义建设”云云。

谁是谁非?国民党骂其为“变节”,李宗仁在死前交给毛泽东和周恩来的信中则说:“我在年毅然从海外回到祖国所走的这一条路是走对了的。”

他真的走对了吗?且留给历史做结论。唯独不能忘的是,在整部回忆录对蒋介石无限抹黑攻击的间隙,蒋公也有真正让李宗仁从心底里佩服的地方。

那是意气风发,革命风卷残云的北伐期间,某次战斗最激烈时,蒋介石曾约李宗仁一道去流弹纷飞的前沿阵地视察。几十年后,李宗仁还记得这件小事,他是这样回忆当时对蒋印象的:

“我默察蒋氏极为镇定,态度从容,颇具主帅风度,很使我佩服。”

因了这闪光的一赞,却更让人觉得中国近代史上的蒋李之争,实在是一出大悲剧。

ReadMore

万宝之战:蛇吞象背后的制度基础

失控的公投:回到过去,光荣孤立

凯迪十六年政经深水区

合作请联系

长按







































北京哪家治白癜风好
北京白癜风治疗哪个医院好

转载注明: http://www.hweas.com/jbfl/5600.html

Copyright 2008-2009 http://www.hwea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十二指肠炎 版权所有

>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