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如何化敌为友
平日里健康长寿是人们美好的祝福,希望健康,就会排斥病痛,可疾病才不会因为我们排斥它,就不光临,我们都或多或少,或重或轻会受到疾病的影响,如何做可以降低这种影响?这篇文章会从造成疾病的两方面——身体与心理来为大家提供防病的措施,把疾病转化成朋友。
护身
我们的身体如同一个全息的世界,经络气血的运行如同一条条流动的河流,有的汇合成湖泊,大海,有的分支成一个个小支流。当我们的气血运行流畅无阻,则健康;如果河流中出现阻碍物,譬如小的支流被石头卡住,则下端的水流必定受阻,在身体上也会呈现出相应的“病症”。
正如河流一年的流动情况并非一成不变,会受到当年的天气、地域变化、人为等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我们的身体状况也会受诸多因素的影响而呈现舒适、健康、疾病、难受等等状态,如何更好地和我们这个随时流动的身体相处,是我们需要学习的~
此篇文章将以往所列方法进行一个收集、总结,主要从头面部、颈项部、胸腹部、背部、四肢五方面来讲述防病原理与方法。以疏通经络为总原则,通过推拿、按摩、服用相关的食物、药物等方法将堵塞清除,使气血运行恢复正常,调节身心回归健康的状态。
1头面部?《用眼一族都需要的眼睛瑜伽,特别适合地球人们》
?《流鼻涕、鼻子不通?几个止鼻涕特效穴,迅速还你通畅!》
?《冬季常见的眼鼻干痒,按几个特效穴位就搞定》
?《告诉你耳朵里藏的秘密,轻松赚足健康分》
在静坐结束后,一般会采用一个结束的姿势,将手心搓热后,摩擦脸部至温热,用十指梳头数遍。可通过摩擦,按压刺激,达到疏通头面部经络的效果。日常保健中,亦可以将手搓热后,来摩擦、点按脸部,头部。
2颈项部?《脖子硬、酸、疼?电脑族手机党必看》
?《高低肩竟有这么多危害?快来自测一下你有没有高低肩》
3胸腹部?《养胃妙招》
?《上吐下泻,医院,可试试这几个穴位》
胸腹部是我们五脏六腑聚集的中心,也是我们气血能量汇聚和生发的重要部位,而日常的饮食是我们气血来源的重要养料,可以根据圆满素食提供的时令饮食进行调补。
4背部?《最简便的通经络、调气血、补阳气的方法,你想知道吗?》
?《一个动作,整个脊柱都轻松了》
5四肢?《腿肚子抽筋?走路没劲儿?——这样来食补妥妥的!》
?《打坐盘腿盘不上?两个瑜伽动作助你一臂之力》
?《走路,是世界上最好的运动,但你会走路吗?》
?《每天按摩这里两分钟,治好你的颈椎病、关节炎、便秘》
养心
身心是互为的,身体状况会影响到我们的心理情绪。最近身体舒适,情绪也会跟着开朗明媚;心情阴郁,身体也会因此懒散惰动。那么应该如何调节我们的心理状态,使身体能够恢复清爽通透?
正确面对疾病我们的身体,大到脏器,小到组织、细胞,每时每刻都在不断地生灭变化。因此出现不适、疾病的状况在所难免,可是这时候,很多人会采取排斥、厌恶的状态来面对,当我们采取这种心态来面对疾病的时候,会出现惊慌、恐惧、不知所措,有病乱投医等等状态,对于我们的疾病并不会有任何积极的作用,而这种排斥、厌恶也正说明我们正在专注不适、疾病,会为负面状态加码,加重不适的程度。
当出现不适的情况,放松下来去看看是什么原因导致了现在这种状态,我们可以怎么做来纠正、调整这种状况是聪明的做法。
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种种习惯会形成相对应的状态,长期持续这种状态会导致相应结果的产生。如我们长期饮食不规律,喜欢食凉、辛辣、刺激等等,这便是我们的一个习惯,而这个习惯,必定会造成我们的脾胃功能受到损害,出现不舒服的症状,甚至会被诊断出一个个病名,如慢性胃炎,十二指肠炎,肠胃炎等等。而如果我们的脾胃没有表现出不适,“病了”的状态的时候,也就是这个结果没有显现时,我们大部分人并不会认为这个习惯有问题。
当出现这个结果的时候,就是给我们一个警醒,我们需要调整一下自己这个习惯了。于是,我们通过调整自己的饮食习惯,规律饮食,减少食用凉性的、刺激辛辣的食物,脾胃的功能便得到了恢复甚至被诊断的疾病得到了痊愈。
疾病出现,正是我们一个“重生”的机会,让我们纠正以往不良习惯,不论是情绪方面,还是作息、饮食方面,都是在给与我们一个良好的机会。学习接纳这位“朋友”,是它让我们能够更好地观察自己,反省自己,调整自己。而接纳疾病过程中种种不适的症状、感受,也是在不断扩大我们的心量,这样的经历会让我们能够以更平和、慈柔、勇敢的心境面对之后有可能出现的所谓的”逆境“。临床上有许多病例,在人们采取更开放、慈柔、坦然的心态来面对疾病时,疾病反而朝着正向在发展,甚至痊愈了。
当然,这中间的转化过程,有难有易,这就要看原有习惯的强弱以及坚固程度了,也是考验我们耐力、韧性的过程。难受不适的时候,我们是继续排斥、懈怠,还是放松接纳,用方法调节疏通?有过一次成功扭转以往的习惯力量,就是不断在给自己累积向上的,通透的资粮。
自力、医力相合自力的建立,即指自己有意愿进行自我救治,如当我们掉坑了,只有当我们伸手去让别人拉,再加上外力,才能更快地出坑。但现实中,很多人会将调整疾病的重要力量,加注到医生、外界身上,这时候如果配合着对自己为何会“生病”进行审查,从源头去找寻原因,转化、调整原因,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从传统医药方面来说,我们采取中药治疗,实则是一个以药物的偏性,来纠正病人身体状态的偏性,是以偏纠偏的过程,目的是为了使病人能够回复到一个中正的状态。而病人之所以会出现“偏”,如前所说,与我们的饮食、作息、情志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上一个我们举了因饮食导致疾病的例子,如果”生了病“的人,不愿意调整自己导致疾病的原因,偏性不调,仍旧天天吃香喝辣,饥饱无定时,哪怕是神医用药,也只能用时起效,不用时便又会回复老病号了。
眼笑心慈在中医理论中,我们的情绪和我们身体的脏腑精气密切相关,具体的为心在志为喜,肝在志为怒,脾在志为思,肺在志为忧,肾在志为恐。当我们的情绪平和安宁,不过分悲喜,愤怒,在一定范围时,情绪不会影响到我们的身体状态,若某一情绪过于激烈,则会损伤相应脏腑,如容易愤怒爆发的人,一般肝脏会受到相应损伤,像红脸的关公张飞;容易郁郁寡欢,悲伤的人,肺脏会受到影响,像林妹妹久治不愈的咳嗽……
而情志过极,非药可愈,须以情胜。更多时候,我们的情绪并未引起身体疾病时,却实实在在对自己的生活造成了不良的影响,这时候没有药物可以专门来治疗,这时候我们可以通过调心。怒伤肝,悲胜怒;喜伤心,恐胜喜;思伤脾,怒胜思;忧伤肺,喜胜忧;恐伤肾,思胜恐。在以上原则下,来看看如何利用情志相胜法来调节我们常出现的两种情绪:
?喜胜悲
清代有一位巡按大人,患有精神抑郁症,终日愁眉不展,闷闷不乐,几经治疗,终不见效,病情一天天严重起来。经人举荐,一位老中医前往诊治。老中医望闻问切后,对巡按大人说:“你得的是月经不调症,调养调养就好了。”巡按听了捧腹大笑,感到这是个糊涂医生怎么连男女都分不清。此后,每想起此事,仍不禁暗自发笑,久而久之,抑郁症竟好了。
一年之后,老中医又与巡按大人相遇,这才对他说:“君昔日所患之病是‘郁则气结’,并无良药,但如果心情愉快,笑口常开,气则疏结通达,便能不治而愈。你的病就是在一次次开怀欢笑中不药而治的。”巡按这才恍然大悟,连忙道谢。
喜生阳,阳气足则淤堵散。这也是为什么在面对同样的疾病,好的心态,对于康复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
?悲胜怒
金代医家张子和曾提出“悲可治怒,以凄怆苦楚之言感之。”大家观察周围应当有过相关的情况,当一个人正勃然大怒的时候,如果愤怒人看到、感受到、或者听到对方说出自己的不易,难处,苦楚后,愤怒人的情绪会得到较大调节,能够更好地冷静下来处理。因“凄怆苦楚之言”,易升起同理心,理解,感同身受对方言行背后的不易,悲心起则怒气消。
若平时嗔恨心重,容易郁怒,注意多站在他人角度来看问题、培养自己理解、慈柔的心态。同体大悲破我执,用慈悲释放嗔恨。嗔恨是因为“我”的自私而起,希望获得自己的利益却得不到生嗔心,而慈悲是向外的付出,当我们向外付出时,自私的烦恼也一并舍弃了。
在我们心力、智慧还不足以立马转化烦恼时,嗔恨心突然生起,可以深深呼吸,然后用嘴“嘶……”地呼出。强制性的压制愤怒,木气反侮,容易导致呼吸道的疾病,比如肺病等。
对待嗔恨,最好用智慧来觉照,看破我们所追求的物质、精神利益的虚妄,看破才会放下,自己走过了,再看他人争抢虚妄幻象时,就会如智慧的老人看着小孩子在吵闹争抢着纸飞机般慈善的微笑,知道自己也是从这么小长大的,感同身受的同时,并能循循善诱地化解小孩子间的争吵。
“轻则上升,浊则下降”,积极、乐观的心态,向上的力量会让身体更健康有活力;慈悲,喜悦是身心的两位良药,愿一切有情皆能常服此药,得身心安乐,无诸疾苦,欢喜自在!
转载注明: http://www.hweas.com/jbfl/10655.html
- 上一篇文章: 有盐在鲜,浓情佳节将至,唯有美食与爱不可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