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诊断早期胰腺癌病案1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诊断早期胰腺癌病案1例
年8月,我院消化内科,收治了一名“幽门梗阻”的患者,该患者40余日前发病:以中上腹胀痛不适伴恶心、呕吐为主要症状,先后于大连市2家医院住院治疗,并行系统诊治,但病情进行性加重。
医院就诊前曾行全腹CT+增强、全消化道RF造影、上腹部MRI平扫+增强:十二指肠水平段局部改变,胃潴留;肿瘤标志物检查CEA、糖类抗原明显升高;便潜血(+),同时伴有贫血、低蛋白血症、低钾血症。
综合分析为十二指肠球后恶性肿瘤或胰腺癌,然CT、核磁、外院4次胃镜检查及病理均不支持。提示:食管多发溃疡,反流性食管炎,胃潴留,慢性萎缩性胃炎伴糜烂,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活动期),幽门梗阻,十二指肠球降交界病变。病理示:十二指肠(球降交界)粘膜慢性炎症急性活动期。
手术?化疗?放疗?没有病理和确切的影像学支持都是无法进一步治疗下去的,治疗陷入了僵局。
无奈之下,患者被推荐来,找我院周长江主任行超声胃镜检查,内镜诊断:胃溃疡(A2期),十二指肠腔狭窄,十二指肠球降交界中等偏低回声增厚。
入院后,患者腹痛、腹胀症状进行性加重,无排气、排便,遂尝试中西医结合治疗(西医的规范化治疗+针灸+中药)。
患者40多天以来第一次出现排气,此后共排气4次,打嗝一次,腹胀略缓解,嘱患者口服香油。
排气8次,予患者口服少量肠内营养餐,食后无腹胀、腹痛。
排气1次,口服少量肠内营养餐、大量香油,进食后轻微腹胀,无腹痛。肠鸣音1次/分。
排气6次,有排便感,但未排便,肠鸣音为3-4次/分。饮食同前。
晨6时许,患者40天来,第一次自主排便1次,为黄色稀便,无粘液及脓血,肠鸣音1-2次/分,较昨日肠鸣音减弱,但无腹胀、腹痛症状,进食同前。
排气8次,未排便,无腹胀及腹痛,肠鸣音1-2次/分。嘱患者饮食同前。
昨晚患者自行进食饺子及肉骨头后,病情反复,无排气,腹部胀满不适,行立位腹平片检查示:腹部见多数肠管积气扩张,宿便淤积。诊断:腹部肠郁张。予患者胃肠减压,2小时后,引出胃内液体少量,患者诉腹胀缓解,拒绝继续胃肠减压。嘱患者禁食。
患者仍有腹胀、腹痛,予患者行大肠水疗,排出干结粪块10余块及肠道大量积气后,患者诉腹胀缓解。14时许,再次出现腹胀,轻微疼痛,查体:腹部饱满,叩诊鼓因,无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消失。嘱患者继续禁食,只服用香油。今日一直无排便及排气。
晨排气2次,腹部胀略减轻,中午12时许,排气5次,腹胀明显缓解,有排便感,未排便,右下腹隐痛不适,予患者继续口服香油。
周长江主任予患者复查胃镜示:十二指肠球部及降部通畅,乳头观察不清,粘膜轻度水肿,取病理1块。诊断:1.平坦糜烂性胃炎2.十二指肠炎,性质待查3.胃潴留。
此次较入院时胃镜检查,胃窦前壁溃疡面已全部愈合,十二指肠肠腔狭窄已完全通畅,镜下十二指肠球部及降部无恶性病变。
上午排黄色稀便2次,混有少量粪块,下午排黄色稀便5次,混有较多陈旧性粪块,腹胀、腹痛症状明显缓解,肠鸣音3-4次/分。嘱患者继续服用香油,少量肠内营养餐。
患者每日排黄色稀便2-3次,每次排便,均混有少量陈旧性粪块,腹胀已消失,偶有下腹部隐痛不适,可自行缓解,肠鸣音3-4次/分。此时,胃镜病理回报示:(十二指肠)小肠粘膜慢性炎,固有层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可以进一步除外胃癌。
诊断:胰头占位性病变,考虑胰腺癌可能性大并肝内胆管轻度扩张,胰头钩突部胰管扩张,胰尾部小囊状灶。
胰头见一低回声肿块,内部回声欠均匀,胰头低回声肿块。确定诊断:胰腺癌。
向患者家属交代病情后,家属进一步于大连医院就诊,并行PET-CT检查,再次确诊:胰腺癌,并行手术治疗。术后病理:胰腺高-中分化导管腺癌。现该患者正行术后第二次化疗。
讨论:
一、这个病例,医院反复CT、核磁共振均未显示出来胰腺病变呢?
这是患者及家属反复问我的事情。
1、首先来讲,早期胰腺癌主要表现为非特异性症状,如上腹隐痛不适,消化不良,腰背部疼痛等,经过对症治疗后症状可缓解,这样就延误了最佳诊断与治疗时间。
2、胰腺解剖位置特点决定了其临床症状隐匿,由于胰腺是人体腹膜后位器官,位置深,被胃所遮盖,超声及CT,很难查到早期直径较小的胰腺肿瘤,且该患者之前有幽门梗阻,胃较正常人大了将近一倍,腹腔大量食物潴留及积气,故严重影响了CT及核磁的诊断。待患者腹部胀气缓解,梗阻解除,食物潴留减少后,再次复查核磁就暴露出病灶,且进一步通过超声胃镜检查,使诊断更加明确。
3、PET-CT是发现早期胰腺癌最为有效的检查,但因其费用高昂,并未常规应用于癌症的检查及诊断中,该患进一步行PET-CT检查,结果提示:胰头上部及钩突部肿瘤,这是胰腺癌中比较少见并且较难诊断的,因为肿瘤不来源于主胰管,无胆道梗阻:黄疸等症状,所以早期极其难以发现。
二、为什么让患者服用香油?
清·王士雄《随息居饮食谱》中写:凡方书所载香油,即麻油。有黑、白二种,白者多脂。脂麻油:甘凉,润燥,补液,息风,解毒杀虫,消诸疮肿,与诸病无忌,惟大便滑泻者禁之。可知香油有润滑肠道的作用,可治疗便秘及肠梗阻。
书中还提到,妇人乳少,脂麻炒研,入盐少许食之,孕妇乳母,尤宜常食,甚益小儿也。
台湾产妇坐月子时用来下奶的麻油鸡,正是用香油来做的。
苗明三《中国中医食疗》一书中提到:麻油,内服可润肠,润肺,所含脂肪油能润燥滑肠而缓下。
三、针灸?
针灸,大家早已不陌生。针灸作用既不是针对病源,也不是直接作用于患病器官本身,而是通过对人体体表一定部位(腧穴)的刺激,激发其本身固有的调节功能,改变患病器官及组织的病理功能状态,使之恢复“常度”。也就是说,针灸是一种建立在自我稳定(平衡)调节基础上的自然疗法。
针灸在功能性胃肠病(FGIDS)的治疗上,越来越显示出其独特优势,但在梗阻性病变的治疗上,只能起到暂时缓解病状的作用,还需配合其他疗法来治疗。
这就是西药的规范化治疗加中药汤剂。
西药的规范化治疗,不用说了,医院的消化内科都是按照规范来用药的。中药汤剂呢?
看患者症状,有“痞、满、燥、实”的典型大承气汤证,舌苔黄厚腻,但是却没有大承气汤“沉实”的脉象,反而极沉细无力,左手略弦,加之患者十二指肠球后梗阻,不好说是否有占位性病变,因此未选择承气汤类方剂治疗,而是予患者滋补肝肾,健脾胃,同时加减《金匮要略》中治疗肠痈初起的“大黄牡丹汤”来治疗。笔者还是略保守,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因梗阻未敢用大黄,采用让患者喝香油的办法来润肠通便。
这是一则典型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病案,患者于我院住院治疗17天,解除腹部梗阻,溃疡快速愈合。同时CT、核磁,超声内镜,肿瘤标志物,大肠水疗等西医方法,配合患者病情,有条不紊进行检查,既使患者病情迅速缓解,缩短了住院天数,节省了患者住院费用,减少了不必要的浪费,同时又尽早准确的对患者病情做出了诊断。
我治疗过的患者都知道,我从来都是提倡让患者进行西医检查的,不为别的,很多患者在中医治疗的过程中被症状迷惑,掩盖了病情,失治或误治。其实不是中医的错,而是人们观念上的错,人们认为:“中医诊脉应该什么都诊断得出来!”对此,我表示十分的无奈。对于肿瘤早期脉象,有中医大夫能诊出来否?肯定是有,但是很少,应该是精通“精微脉法”的大夫可以诊断出来,对于“精微脉法”我只见过一次,真的是只能放在心中瞻仰。而对于肿瘤晚期,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的脉象,诊脉确实是可以发现的。肿瘤提倡:早发现,早治疗。所以要在早期确诊肿瘤,我建议还是要借助西医辅助检查的。
借用蒲辅周先生的弟子薛伯寿教授的一段话来结束今天的话题,并以此自勉:当今的中医应师古而不泥古,坚持与时俱进,融合现代科技成果,既保持自身特色而不离轨,中医为本,西医为用,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中西医兼收并蓄,取长补短,融会贯通,科学的检查化验是必要的,“中医四诊”为历史条件所限,借用当今仪器设备,物理化学的检查,丰富发展“中医四诊”理所当然。中医重视宏观调理而轻于微观辨识,西医对疾病的微观认识在不断提高,必要的西医治疗有益于病人,然中医切不可滥用,临证应该权衡利弊,取长补短。
欢迎北京到医院治疗白癜风要多少钱北京哪有治疗白癜风医院的地址
转载注明:
http://www.hweas.com/jbfl/10002.html
- 上一篇文章: 化险为夷通海秀山医院消化科胃镜下成功
- 下一篇文章: 听说你害怕做胃镜这篇特地写给你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