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经病的触诊要点和穴位记忆法收藏贴
经络是人体天然药库,而要控制这个天赐的宝藏,只需要明白12经络的运行原理就足够了,这就是中医整个经络学说的要素。
12经络上面有三百多个穴位,我们没必要都去记住,现在,你只需跟著我一步步地往下学,就容易多了。
经络的触诊指腹的感觉察知经络和经穴的异常反应。此法简便易行,准确实用(是针灸临床不可缺少的诊法之一)。
方法:循经触摸,体表见热、肿,弹性强,压痛显著,皮下硬结等,可知为经气实;体表温度低下,无弹性,按之酸麻不痛,陷下等,可知为经气虚。
触摸时,见有硬结、压痛、敏感、快感的反应点,此点即为病穴。压痛强烈,多属实症;压有快感,多属虚症。病穴有助于明确诊断,刺灸病穴常获良效。
触诊的顺序:背俞穴、募穴、部穴、原穴、络穴、特诊点、过敏点和过敏带等。可疑病经要详细触诊。
十二经病的触诊要点肺经:肺俞、中府、孔最、膏盲、尺泽。
肺经实热时,胸椎1-3旁开0.5寸处有压痛,滑肉门和大巨亦有压痛。肺经气不畅时,膻中有压痛。肺经虚寒:风门和大杼有酸沉感。咯血或便血:孔最有压痛,或压时有酸沉感。经气虚衰时,膏肓呈高肿或弹性、皮温低下。
大肠经:大肠俞、天抠、温溜、曲池、合谷。
经气实热或排泄障碍时,曲池、肺俞、天枢、骑竹马有压痛。经气郁滞时,大巨有压痛。肠炎时,手三里、上巨虚、天枢压痛明显,皮温高于邻穴。慢性肠炎时,皮温低下,触有快感。
胃经:胃俞、中院、梁丘、足三里、丰隆。
胃经有实热:中院、梁丘有压痛。胃酸过多:巨阙、不容呈压痛。
胃经虚寒:按压中脘、足三里有舒服感。胃溃疡:胃俞、与其外侧有过敏点,再按压臀端时,压痛放散至膝以下者。
胃痛剧烈:天宗有明显压痛,按之可止痛。
脾经:脾俞、章门、地机、大包、脾俞。
消化不良或运化失常时,脾俞、章门、大包均有压痛。血行失和:脾俞呈现绷紧或压痛。脾热、经气阻滞:地机穴有明显压痛。脾虚作胀:脾俞穴按之酸沉或皮温低下。
心经:心俞、巨阙、阴郄、少海。
心经火旺:心俞内侧有压痛。心脏瓣膜疾患:巨阙发胀,心俞外侧至膏盲处有过敏点。经气虚、功能低下:三阴交、水分、肾俞均有压痛。
小肠经:小肠俞、关元、养老、小海、下巨虚。
小肠经病:关元、养老有反应。被风寒所侵时,天宗、风门、小海均有压痛。小肠经病移于心经时,取关元是有效的。如灸关元治心律不齐。小肠经气受阻的肩肿痛时,下巨虚呈压痛,针之有效。小肠俞部位的腰痛,养老有明显压痛,针之有效。
膀胱经:膀胱俞、中极、金门、委中、昆仑、天拄、八髎。
经气实热:委中穴皮温高,络脉充盈。湿热下注,经气受阻,中极、金门、膀胱俞有压痛。被风寒所侵,天柱、八髎、承山呈压痛。经气虚时,按中极、膀胱俞有快感。
肾经:肾俞、京门、水泉、水分、肓俞。
肾经为病:水泉、水分、肓俞均见压痛。肾脏为病:肾俞、京门有压痛。当肾排泄功能受累时,筑宾穴呈阳性反应(硬结、压痛)。因此,灸筑宾有解毒之效。泌尿系有故障时,八髎穴有压痛。
心包经:厥阴俞、膻中、郄门、大陵。
情志不遂、哭笑不定:膻中、郄门均有明显压痛。妇女月经失常、痛经或少腹有瘀血时,间使至郄门处绷紧或压痛,针之可调经止痛逐瘀。心悸动,按压厥阴俞、膻中有缓解之效,灸之亦效。
三焦经:三焦俞、石门、委阳、会宗。
经气受阻,会宗、委阳、石门均呈压痛。经气实热,三焦俞一带绷紧,会宗压痛强烈。尿闭,属三焦经气不宣者,石门呈胀满。
胆经:胆俞、日月、天宗、京、阳陵泉、外丘。
胆囊炎时,日月、京门、天宗有压痛。胆经实热:外丘皮温高。经气虚:按胆俞、日月有舒适感。
肝经:肝俞、期门、中都、曲泉。
经气郁滞(失眠、易怒、高血压):肝俞多见高肿、压痛,中都呈强压痛。肝炎(经气实热),内踝上二寸至中都处呈过敏带,阳陵泉与外丘有时亦呈压痛。性功能失常:曲泉按之痛或酸麻。
按上法找出病经病穴,结合四诊八纲,决定病因、病位、病性,为治疗提出有效的方案。
不用死记硬背也能记住经络的分布规律:
经脉的流注次序:
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太阴(阴气最盛)——阳明(阳气最盛)
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阳明(阳气最盛)——太阴(阴气最盛)
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少阴(阴气次之)——太阳(阳气次之)
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太阳(阳气次之)——少阴(阴气次之)
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厥阴(阴气最衰)——少阳(阳气最衰)
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少阳(阳气最衰)——厥阴(阴气最衰)
阴阳表示经脉的阴阳属性及阴阳气的多寡。一阴一阳衍化为三阴三阳。
从盛到衰分别是:
太阴、少阴、厥阴——阳明、太阳、少阳
太阴——阳明
少阴——太阳
厥阴——少阳
阳经与阳经:阳经与同名阳经(在头面部)相连,阳明——阳明,太阳——太阳,少阳——少阳
阴经与阴经:阴经与下一阴经(在胸腹部)相连,太阴——少阴,少阴——厥阴,厥阴——太阴
阴经与阳经:阴经与同盛阳经(表理经)相连,太阴——阳明,少阴——太阳,厥阴——少阳
阳经与阴经:阳经与同盛阴经(表理经)相连,阳明——太阴,太阳——少阴,少阳——厥阴
手阴经从胸(腹)走手——手阳经从手走头——足阳经从头走足——足阴经从足走胸(腹)
阳经走于身体外侧,阴经走于身体内侧(外以阳,内为阴)——照得到与照不到阳光
阳经走于身体背部,阴经走于身体腹部(背为阳,腹为阴)——面朝黄土,背朝天哈
太阴,阳明(最盛)在前;少阴,太阳(次之)在后;厥阴,少阳(最衰)在中。
注:
至内踝上8寸,处足厥阴经与足太阴经交叉,厥阴经行于太阴经之前,太阴经行于中,太阳经还在最后
如此推下去就是:
手太阴——手阳明——足阳明——足太阴——(手少阴)
手少阴——手太阳——足太阳——足少阴——(手厥阴)
手厥阴——手少阳——足少阳——足厥阴——(手太阴)
最后记住:
口决:肺大胃脾心小肠,膀肾心包焦胆肝。(肺大肠胃脾心小肠,膀光肾心包三焦胆肝)
对应:
手太阴(肺)——手阳明(大肠)——足阳明(胃)——足太阴(脾)——(手少阴)
手少阴(心)——手太阳(小肠)——足太阳(膀胱)——足少阴(肾)——(手厥阴)
手厥阴(心包)——手少阳(三焦)——足少阳(胆)——足厥阴(肝)——(手太阴)
穴位记忆法1、晕厥——水沟中冲涌泉足三里。
口诀:晕厥要在山里涌泉边的水沟中冲醒。
2、虚脱——素膠水沟内关。
口诀:虚脱要速(素)关水沟。
3、抽搐——百会印堂人中合谷太冲。
口诀:堂中(人中)百合气味太冲,引发抽搐。
4、中风闭证——十二井穴水沟太冲丰隆。
口诀:中风是由于十二条水沟臭气太冲,轰(丰)隆一声倒地所致。
5、中风脱证——关元神阙(隔姜灸)。汗出配阴郄(xì)、复溜,小便失配三阴交。
口诀:中风脱证会元神出窍
6、痛经——(实证)中极、次髎、地机。(虚症)气海关元足三里三阴交。
口诀:实痛是中计(中极)吃了(次髎)低级(地机)食品。虚痛是三阴天在山里太久气海没有关圆(元)。
7、内脏绞痛
(1)心绞痛——心俞厥阴俞内关膻中。
口诀:心绞痛到内堂休息,心越平静,感觉应越好。
(2)急性胆囊炎、胆石症——胆俞肝俞日月期门阳陵泉胆囊穴。
口诀:胆囊疾病主治肝胆,日月不停,其(期)门自通,扬名(陵)全靠这。
(3)胆道蛔虫症——迎香透四白鸠尾透日月胆囊穴中脘阳陵泉。
口诀:九尾偷日月,您想(迎香)偷肆佰?阳陵泉边过,胆怯早中晚。
(4)肾绞痛——肾俞三焦俞关元阴陵泉三阴交。
口诀:肾绞痛只要自大观园的阳陵泉,三叫三应肾即愈。
8、牙痛——合谷下关颊车。
口诀:何故(合谷)下车?牙痛啊。
9、高热——大椎十二井十宣曲池合谷。
口诀:高热何故拿十二斤大锥去池边?是宣发热气。
10、血管性头痛
(1)外感头痛——百会太阳风池合谷。
口诀:何故(合谷)太阳风总拜会(百会)我?让我头痛啊!
(2)内伤头痛
A、肝阳头痛——百会风池太冲太溪。
口诀:慈(池)禧(溪)拜会太宗(太冲),大怒,肝阳直线上亢。
B、肾虚头痛——百会肾俞脾俞足三里。
口诀:走三里路拜会朋友,友曰:我脾肾俱虚,肾亏头痛也。
C、血虚头痛——百会心俞脾俞足三里。
口诀:走三里路拜会朋友,友曰:我心脾两虚,血虚头痛也。
D、痰浊头痛——头维太阳丰隆阴陵泉。
痰浊头痛会引起头围、太阳穴丰隆,可能是阴陵泉浊气太盛所致。
E、淤血头痛——阿是穴合谷血海三阴交。
血淤何故头痛?是三股阴气交会(即三阴交)于血海是也!
11、急性腰扭伤——肾俞腰眼委中。
腰扭伤自己在肾部腰眼处揉揉,再放首娓娓中听的曲子。
12、呕吐——中脘内关足三里。
在关内走三里地中脘不舒服,吐了。
本文转自吉林大讲堂,感谢原创的分享!
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
长按白癜风工程北京最专业治疗白癜风医院
转载注明:
http://www.hweas.com/yfbj/10349.html
- 上一篇文章: 艾经络十二经络走向动态图告诉你什么时间
- 下一篇文章: 艾灸足贴都可以贴的穴位,附图